百词典

《子夜四时歌》

时间: 2025-05-06 02:37:47

诗句

桂影团团月,芙蓉叶叶霜。

捣衣过夜半,几日废流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7:47

原文展示:

桂影团团月,芙蓉叶叶霜。捣衣过夜半,几日废流黄。

白话文翻译:

月光下,桂树的影子团团相绕,芙蓉花的叶子上覆盖着霜。捣衣声响至夜深,已经几天没有看到流黄(指黄花或秋天的景象)了。

注释:

  • 桂影:指的是桂树的影子,桂树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团团:形容影子错综复杂地重叠。
  • 芙蓉:指的是荷花或芙蓉花,常象征着美丽和清雅。
  • 叶叶霜:形容芙蓉花的叶子上结霜,象征秋天的到来。
  • 捣衣:指的是用杵捣衣服,古时女性常在夜间捣衣,体现了辛劳和勤俭。
  • 过夜半:指夜已深。
  • 几日废流黄:意指已好几天没有看到秋黄的景象,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明臣,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子夜四时歌》创作于明代的某个秋冬之际,诗人可能正处于经历季节变迁的感慨中,通过描绘晚秋的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子夜四时歌》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细腻观察。首句“桂影团团月”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桂树上,影子交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静谧的氛围。紧接着“芙蓉叶叶霜”,描绘了秋天的早霜,进一步传达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细腻的描写,使得自然景物与情感紧密相连,既展示了秋冬的寒冷,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捣衣过夜半”一句,带有日常生活的气息,描绘了夜深时的劳作,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艰辛和勤劳的品德。最后一句“几日废流黄”则用“流黄”这一意象,表现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感叹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诗情景交融,带有浓厚的哲理思考,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影团团月:描绘静谧夜晚的美景,暗示着和谐与宁静。
  • 芙蓉叶叶霜: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自然的变化,反映出季节的冷冽。
  • 捣衣过夜半:表现了劳动的艰辛,同时也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 几日废流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冷霜与时间的流逝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桂影团团月”与“芙蓉叶叶霜”,形成了和谐美的音韵。
  • 意象:桂影、芙蓉、霜、流黄等意象交织,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影:象征高洁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求。
  • 芙蓉:代表美丽和脆弱,暗示着生命的短暂。
  • :象征寒冷与凋零,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流黄: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衰败,反映了生命的哲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桂影
    B. 芙蓉
    C. 霜
    D. 以上都是

  2. “捣衣过夜半”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劳动的艰辛
    B. 生活的甜美
    C. 夜晚的宁静
    D. 对未来的期盼

  3. 诗中提到的“流黄”主要指代什么? A. 秋天的黄叶
    B. 夏天的阳光
    C. 冬天的白雪
    D. 春天的花开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沈明臣的《子夜四时歌》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个体的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沈明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白云遥祝为韬仲赋 上虞母夫人诗 千叶碧桃花 岁暮夜雪招二王诗人齑果小饮 狐裘 马策之奉母住凤凰山下之水楼 读易园诗应一仕人之索 林先生迁教泷水 焦山 凊风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剖肝沥胆 先令 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言偾事 消暑 齊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织白守黑 思综 晶状体 私字儿的字 貝字旁的字 痛入骨髓 非业之作 管结尾的成语 逍遥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