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2:43
枕上看月来,梦中与欢诀。
月自不相离,欢心不如月。
在枕头上仰望月亮,梦中与欢笑诀别。
月亮始终不离开我,欢心却比不上月亮的陪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于慎行,明代诗人,字时中,号梦窗,晚号东山。其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子夜歌四首》是于慎行在夜深人静时所作,表达了他在静谧的夜晚对月亮的向往以及对欢笑的追忆,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子夜歌四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与对欢乐瞬间的怀念。全诗以“月”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的宁静思索。在枕上仰望月亮的情景中,诗人似乎在与月亮对话,表达出一种孤独感。梦中与欢笑的告别,暗示着欢乐时光的流逝与不可捉摸。诗中提到“月自不相离”,传达出一种对月亮的依赖与宠爱,月亮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最后一句“欢心不如月”,将月亮与欢愉的对比,凸显了月亮带来的宁静与恒久,超越了短暂的欢乐。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对时间、对陪伴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月亮象征着恒久与不变,而欢心却是短暂的瞬间,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宁静、永恒陪伴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欢诀”意指:
A. 欢笑告别
B. 欢乐相聚
C. 失去快乐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对人性的思考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写
诗中提到的“月”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永恒的陪伴与思念
C. 短暂的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与于慎行的《子夜歌四首》不同,李白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于慎行则更关注于内心的孤独与对欢乐的怀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