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言南岳寺普上人院一首》

时间: 2025-04-29 23:34:47

诗句

云深石涧寺,树老远公房。

终日风□□,□秋景气凉。

醍醐蒙□味,□□□□□。

□见无生理,空山坐道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34:47

原文展示:

五言南岳寺普上人院一首
作者: 郎士元〔唐代〕

云深石涧寺,
树老远公房。
终日风,秋景气凉。
醍醐蒙味,
见无生理,
空山坐道场。


白话文翻译:

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有座石涧边的寺庙,
古老的树木环绕着远处的僧房。
整日有微风吹拂,秋天的气候变得清凉。
就像醍醐那样醇厚的味道,
我在这里领悟到了无生的道理,
在这空旷的山中,静坐于道场之中。


注释:

  • 云深:形容云雾弥漫的情境,强调环境的幽静。
  • 石涧寺:指的是建在山石和溪涧旁的寺庙,体现出自然的和谐。
  • 树老:指树木苍老,生机勃勃,给人一种古老而稳重的感觉。
  • 远公房:指远离喧嚣的僧房,象征宁静和清幽。
  • 醍醐:一种酥油,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寓意深厚的道理。
  • 无生理:指无所生灭的道理,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常住不变。
  • 道场:修行的地方,通常指寺庙或静坐修行的场所。

典故解析:

  • 醍醐:源自佛教经典,象征清净无染的智慧。它在诗中不仅仅指物质上的美味,更隐喻着精神上的领悟和深刻的理解。
  • 秋景:在中国诗歌中,秋天常常被用来表现孤寂、清冷的情感,与诗中宁静的道场相得益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哲理思想。他的作品通常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岳寺,是写于一段静谧的修行生活中,反映了诗人在寺庙中观察自然、领悟人生哲理的感受,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无生理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南岳寺的宁静环境,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超然感受。开头的“云深石涧寺”,通过“云”与“石涧”的对比,构建出一种幽深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接着,诗人用“树老远公房”描述了寺庙周围的古树和僧房,传达出一种岁月的沉淀和人间的静谧。

“终日风,秋景气凉”则通过感官的描绘,传达出自然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微风拂面,凉意袭来,使人心旷神怡。后面的几句则从感受转向了对哲理的领悟,“醍醐蒙味”比喻那种深厚的道理如同醍醐般美好,令人心生向往。而“见无生理”则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揭示了诗人对无生无灭哲学的理解。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清新而淡泊,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智慧的追求。郎士元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哲理,成功地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理结合,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深石涧寺:描绘寺庙的环境,云雾弥漫,显得深邃而神秘。
  2. 树老远公房:古老的树木环绕着僧房,突显出岁月的沉淀与静谧。
  3. 终日风,秋景气凉: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表现秋天的清凉和风的轻柔。
  4. 醍醐蒙味:借用醍醐的美味比喻深厚的道理,表达对智慧的领悟。
  5. 见无生理:领悟到无生的哲理,表现出诗人的思考与觉悟。
  6. 空山坐道场:在空旷的山中静坐,强调修行的氛围和心境的清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醍醐蒙味”将道理比作美味,形象生动。
  • 对仗:如“云深”与“石涧”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云、石、树、风等自然元素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的领悟,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无生哲理的理解。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哲理思考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超然的境界。
  • 石涧:代表坚韧与自然的力量。
  • :象征着生命的长久与智慧的积累。
  • :寓意着变化与流动的时间。
  • 道场:象征着修行与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醍醐”主要象征什么? A. 美食
    B. 深厚的道理
    C. 风景

  2.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现秋天的气候? A. 描写花朵
    B. 描写风与气候
    C. 描写动物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C. 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夜景表达思乡之情,与本诗的宁静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两首诗都涉及到对自然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表达,但杜甫更侧重于对人情的思索,而郎士元则更关注于对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 设醮太平宫竣事呈偕行诸君二首 寄紫微高侍郎三首 其二 林文节赠贾收诗稿二诗帖赞 读刘琨传 刘无言辋川诗帖赞 晁无咎金山诗帖赞 神宗皇帝龙字御汉体书赞 米元章临晋武帝大水帖赞 得陈元履家书六言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成效卓著 辰字旁的字 轻黠 寝湮 皮字旁的字 翠纶桂饵 孙曾 穷形尽相 雨恨云愁 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包含鬣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黄杨厄闰 包含奔的词语有哪些 嘉绩 瞑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