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5:41
水调歌头
范成大 〔宋代〕
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
恍然旧观重见,鸳瓦拂参旗。
夜夜东山衔月,日日西山横雪,
白羽弄空晖。
人语半霄碧,惊倒路傍儿。
分弓了,看剑罢,倚兰时。
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锁烟霏。
野旷岷嶓江动,天阔崤函云拥,
太白暝中低。
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在遥远的边境筹划之地,地势雄伟,压迫着大地的维度。
仿佛旧时的景象再次映现,鸳鸯瓦片轻拂着旗帜。
每个夜晚,东山上挂着明月,每个白天,西山上覆盖着雪,
白色的羽毛在空中舞动。
半空中传来人们的声音,惊醒了路旁的孩子。
放下弓箭,收起剑,倚靠在兰花旁。
茫茫的楚地无边无际,千古的烟雾锁住了时光。
广阔的野外,岷江水流动,天空辽阔,崤函山云层环绕,
太白星在夜色中低垂。
我已年老如汉朝的都护,却依旧向往玉关的归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介甫,号少宗,南宋诗人,以词、诗、文闻名于世,尤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此诗是范成大在边境地区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边疆生活的感慨。
这首《水调歌头》以宽广的视野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描绘了边境的雄伟自然,既有地理的壮丽,也有情感的深邃。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回忆起往日的景象,情感在时空中交错,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夜晚的月亮和白天的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使得思乡之情愈加浓烈。后半部分,诗人放下武器,倚靠在兰花旁,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向往,虽身处边境,却心系故土,诗人用苍茫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自己内心的辽阔与孤独。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透过对边疆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英雄气概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的感慨,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范成大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玉关”代表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饮料
C. 一条归路
D. 一处山川
诗中“夜夜东山衔月”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A. 清晨
B. 黄昏
C. 夜晚
D. 正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水调歌头》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然而,《静夜思》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水调歌头》则在广阔的自然景观中融入思乡情绪,体现出更为宏大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