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15
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
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
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
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青翠的松树在伊涧旁,移植到了莲花宫中。
前朝的雨水浸润了青苔,秋天的声音在半夜中回响。
长久的闲适应该还未得到,暂时的欣赏也难以相同。
比不上专心禅修的人,彼此相视时已在这其中老去。
崔涂(约703年-约770年),字公绰,号涂山,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其诗作以描写山水、咏物、抒情见长,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这首诗作于崔涂游览兴善寺时,诗人感受到寺外自然景色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他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浮华的淡然。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心灵结合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院中青松、藓苔和秋风,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首句“青青伊涧松”用“青青”描绘松树的生机,暗示着生命的常青与永恒。接着“移植在莲宫”,将自然景色与佛教文化结合,表达出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在“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的变化,雨后的青苔和秋夜的微风,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修行者的羡慕,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人生的追求,表达了他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与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传达出一种对悠闲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清净内心、悠闲生活的追求。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的“伊涧”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条溪流
C. 一座山
诗人在最后一两句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B. 对繁华生活的追求
C. 对时间流逝的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禅栖者”最可能指的是:
A. 普通人
B. 修行佛教的人
C. 诗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