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灞上》

时间: 2025-05-02 22:23:59

诗句

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

征骑少闲日,绿杨无旧阴。

水侵秦甸阔,草接汉陵深。

紫阁曾过处,依稀白鸟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3:59

原文展示:

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
征骑少闲日,绿杨无旧阴。
水侵秦甸阔,草接汉陵深。
紫阁曾过处,依稀白鸟沈。

白话文翻译:

长安是追求名利的地方,繁忙的景象从古至今没有改变。征战的骑兵少有闲暇的日子,绿杨树下再也找不到往日的阴凉。水流侵蚀着广阔的秦地,草木与汉朝的陵墓相连。曾经经过紫阁的地方,隐约可见白鸟沉入水中。

注释:

  • 役役:形容忙碌、劳碌的样子。
  • 征骑:指的是出征的骑兵。
  • 旧阴:指的是以前的阴凉,象征着过去的宁静。
  • 秦甸:指古代秦国的土地,象征着历史的深厚。
  • 汉陵:指汉朝的皇帝墓地,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 紫阁:古代的楼阁,通常用于观景或休息。
  • 白鸟沈:指白色的鸟儿沉入水中,给人以凄凉之感。

典故解析:

  • 长安:唐代的首都,象征着繁华与名利。
  • 秦与汉: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反映了时光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
  • 紫阁:常常被用来象征游览与怀旧,表达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涂,唐代诗人,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与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长安的名利与历史的变迁,反映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灞上》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现实感的诗作。诗人以长安为背景,描绘了繁忙的名利生活与历史的沧桑对比,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的前两句直接指出了长安的繁忙与名利的追逐,令人感受到一种无休止的劳碌。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过去的宁静与现在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绿杨无旧阴”,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过程中失去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两句提到“紫阁曾过处,依稀白鸟沈”,更是将个人的经历与历史的回溯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长安是追求名利的道路,从古至今忙碌不已。
  2. 征骑少闲日,绿杨无旧阴:出征的骑兵少有闲暇的日子,绿杨树下再也找不到昔日的阴凉。
  3. 水侵秦甸阔,草接汉陵深:水流侵蚀着宽广的秦地,草木与汉陵相连。
  4. 紫阁曾过处,依稀白鸟沈:曾经过紫阁的地方,隐约可见白鸟沉入水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役役古由今”与“征骑少闲日”形成对比。
  • 隐喻:如“绿杨无旧阴”象征着过去的安逸已不复存在。
  • 意象:水、草、鸟等意象交织,形成生动的画面。

主题思想:通过对长安名利的描绘与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繁华与名利。
  • 绿杨:象征宁静与往昔的美好。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侵蚀。
  • 白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宁静
    B. 繁华与名利
    C. 战争
    答案:B

  2. “绿杨无旧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过去的宁静
    B. 战争的胜利
    C. 名利的追求
    答案:A

  3. “紫阁曾过处”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李白的《将进酒》与崔涂的《灞上》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强调豪放与奔放,而后者则侧重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滁州赵学士重修怀嵩楼 三月晦日送春 直舍雠理律书呈同舍二首 一百五日官舍作 春帖子词·夫人阁十首 除夕作 余将北征先送同解 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 峡中逢雪 次韵宫师相公南游还旧山及阙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嫁结尾的成语 誉满杏林 民疲师老 鬲字旁的字 没内外 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飘花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乞儿马医 同业 蔼然仁者 力字旁的字 疏散 士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骏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