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2:09
《洞仙歌 其三 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悬黎录曲,正日高弄影。姊妹花枝镜边并。惹玉颓香懒,撩乱梳头。佯睡了,略带三分酸病。温存须半晌,送喜迎愁,总似春潮鲤鱼信。生怕别今宵,一摺阑干,易飘堕梦云天迥。甚纤柳湖阴正吹花,问惬愿何时,月帆烟艇。
在高悬的日影下,乐声悠扬,姊妹花枝在镜边轻轻相映。玉颓香懒,头发随意梳理。假装睡了,心中略带几分酸楚。温存须要留半晌,送走欢喜迎来愁苦,真像春潮中鲤鱼的信号。生怕今宵就此分别,一道栏杆,容易飘落梦境于遥远的天空。柔弱的柳枝在湖边轻轻摇曳,问何时能够如愿以偿,月下的帆船在烟雾中轻轻漂流。
典故解析:
姚燮(约1680-约1750),清朝著名词人、诗人,因其词风清丽、意象新颖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常融入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洞仙歌》系列是姚燮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清代中期,社会环境相对和平,文人雅士生活闲适,诗词在此期间繁荣发展。
《洞仙歌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开篇以“悬黎录曲,正日高弄影”引入,音乐与光影交织,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情感逐渐转向惆怅与忧伤,特别是“送喜迎愁”一语,展现了诗人对欢乐与痛苦交织的真实体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深刻的艺术效果。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好,又有离别的伤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尤其是“生怕别今宵,一摺阑干,易飘堕梦云天迥”表现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夹杂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洞仙歌 其三》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姚燮
D. 白居易
“送喜迎愁”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复杂的离别情感
C. 忧伤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悬黎录曲”指的是什么?
A. 画面
B. 乐声
C. 诗句
D. 书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