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44
洞仙歌(庆县宰)
作者:熊德修〔宋代〕
洪崖仙裔,接武浮丘袂。
佩玉长裾下尘世。
东寻山水,独抱一琴来锦里。
不犯人间宫祉。
城山堂宇静,百丈楼高,
湖海元龙浩然气。
初度启初筵,昼永堂垂,
笙鹤铿轰出云际。
问雅乐何时献三雍,
待汉殿明年,日长风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人的形象,他来自洪崖,仿佛在与武浮和丘袂相接。佩戴着玉饰、长袍飘逸地走入尘世。诗人向东寻找山水,独自一人带着琴来到了锦里,不愿意去打扰人间的繁华。城中的山堂安静无声,百丈高楼直插云霄,湖海之间蕴藏着浩然的气息。诗人初次登上宴席,白昼长久,堂前的笙声和鹤鸣声回荡在云际。诗人询问何时能够奏上雅乐献给三雍,期待汉朝的殿堂明年能够迎来日长风细的美好时光。
熊德修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洞仙歌》是熊德修在庆县任职期间创作的,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间繁华的淡泊。
这首《洞仙歌》融合了道教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对尘世的超然。开篇以“洪崖仙裔”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境地,仙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展开。诗中“独抱一琴来锦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高的气质和对音乐的热爱,暗示着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城山堂宇、百丈高楼,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此处的“浩然气”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伟大,使人心生敬畏。笙声鹤鸣的描写则将这种静谧的氛围与音乐的和谐美妙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最后,诗中提到的“三雍”,不仅仅是对音乐的期盼,也是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在清新脱俗的意境中,流露出诗人对人世繁华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其高洁的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仙人、自然和音乐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尘世繁华的淡泊,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洞仙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三雍”指的是什么?
“洪崖仙裔”中的“洪崖”象征什么?
与王维的《山中杂诗》相比,熊德修的《洞仙歌》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加注重音乐的表达和内心的追求。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但在情感的表达上,熊德修显得更加细腻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