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3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38:12
春明门外,有数行烟柳。三叠阳关笛中奏。
记银瓶索酒,画扇评诗,拚坐到小院悄无人后。
旗亭何处是,绿鬓飘萧,月地花天肠断久。
徙倚画栏边,舞雪歌尘,料此际正开檀口。
剩欲乞当筵紫云来,要十万莺花,一齐低首。
春天的明媚时光,门外几行烟柳轻轻摇曳。
阳关三叠的笛声在耳边回响。
记得当初在银瓶里索酒,拿着画扇吟诗,
拼命坐到小院里,悄无人后,尽情畅饮。
旗亭到底在哪里呢?绿鬓的美女轻轻飘舞,
月光洒下,花间的愁绪让我心肠断裂已久。
我倚着画栏,舞动着雪白的衣裳,歌声飘荡在尘世间,
想必此时正是檀板声起的时刻。
我只想在宴席上乞求紫云来临,
希望有十万只莺花,一同低头相迎。
烟柳:指柳树轻盈的姿态和烟雾般的模糊情景。
三叠阳关:古曲名,常用于抒发离愁。
银瓶:指盛酒的器皿。
画扇:扇子上绘有图案,常用于文人雅集。
旗亭:指设有旗帜的亭子,多为聚会或休息之地。
绿鬓:形容女子的青丝。
檀口:指乐器声的发出,暗指音乐的欢快。
作者介绍:易顺鼎(约1640-1714),字子江,号惭愚,清代诗人,工于词,尤以七律见长。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带有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洞仙歌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心态变化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开头几句以“春明门外,有数行烟柳”设置了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柳树的柔美与春光的明媚相映成趣,令人心生向往。接下来的“记银瓶索酒,画扇评诗”则转向叙述过去的欢聚时光,诗人通过对酒与诗的描写,传达了对雅集的追忆,显示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旗亭何处是,绿鬓飘萧”则引入了对现实的反思,伴随着春光的流逝,诗人感到一种怅然若失,“肠断久”的苦闷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最后两句“剩欲乞当筵紫云来,要十万莺花,一齐低首”则是对欢聚的期待与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令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春天和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明门外,有数行烟柳”中的“烟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银瓶”主要用来做什么?
“肠断久”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