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夜二首》

时间: 2025-08-09 21:45:29

诗句

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

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

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高世。

谁令二者异,不得一吾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1:45:29

原文展示:

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高世。谁令二者异,不得一吾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了迎合世俗而行动,每天都在违背自己的学习原则。坐在那里反复思考,内心和外表都感到羞愧。坚守道德的人厌恶随波逐流,而追求世俗的人则担心被世人看不起。是谁让这两者如此不同,使我无法达到一致。

注释: 字词注释:

  • 扰援:迎合,追随。
  • 从俗:随大流,迎合世俗。
  • 戾:违背,冲突。
  • 茫茫:模糊不清,无所适从。
  • 三复:反复思考。
  • 守道:坚守道德原则。
  • 恶从人:厌恶随波逐流。
  • 取俗:追求世俗的认可。
  • 高世:被世人看重。
  • 二者异:指守道和从俗两种不同的选择。
  • 不得一:无法达到一致。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字景仁,北宋诗人,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坚守道德与迎合世俗之间的内心挣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令在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原则冲突时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和对道德的坚守。

诗歌鉴赏: 王令的《中夜二首》深刻描绘了诗人在坚守道德与迎合世俗之间的内心挣扎。诗中,“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违背自己原则的痛苦,而“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内心的冲突和羞愧感。诗人通过对比“守道”与“取俗”的矛盾,展现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个人价值观的坚守与妥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内心的独白,传达了对道德的执着和对世俗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诗人为了迎合世俗而行动,每天都在违背自己的学习原则。
  2. 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诗人坐在那里反复思考,内心和外表都感到羞愧。
  3. 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高世:坚守道德的人厌恶随波逐流,而追求世俗的人则担心被世人看不起。
  4. 谁令二者异,不得一吾致:诗人质问是谁让这两者如此不同,使他无法达到一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高世”中的“守道”与“取俗”,“恶从人”与“患高世”形成对比。
  • 比喻:未明确使用比喻,但通过“茫茫”形容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诗人在坚守道德与迎合世俗之间的内心挣扎,表达了对道德的执着和对世俗的无奈,以及对个人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茫茫:形容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 三复:反复思考,体现内心的挣扎和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扰援从俗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积极迎合世俗 B. 无奈迎合世俗 C. 坚决反对世俗 答案:B

  2. “守道恶从人”中的“守道”指的是什么? A. 坚守道德原则 B. 保守传统习俗 C. 守护个人利益 答案:A

  3. 诗中“谁令二者异”中的“二者”指的是什么? A. 道德与利益 B. 守道与取俗 C. 学习与实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令的其他作品,如《秋怀》等,也体现了类似的内心挣扎和道德坚守。

诗词对比:

  • 与王令的其他作品对比,如《秋怀》,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令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王令诗集》:详细收录了王令的诗作,包括《中夜二首》,是研究王令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赴大宁司理贽俞帅 涪州北岩书院别王东卿归乐邑 鄂渚大雪 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 端平甲午踏槐前记梦中作 读易书怀 丁家洲 登六和塔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向明而治 建之底的字 今愁古恨 转盼流光 包含帔的词语有哪些 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寒鸿 耳字旁的字 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面许 盖地而来 銮驾队子 磬竹难书 两点水的字 反文旁的字 先验论 盛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