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夜二首》

时间: 2025-05-08 23:21:29

诗句

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

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

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高世。

谁令二者异,不得一吾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1:29

原文展示:

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高世。谁令二者异,不得一吾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了迎合世俗而行动,每天都在违背自己的学习原则。坐在那里反复思考,内心和外表都感到羞愧。坚守道德的人厌恶随波逐流,而追求世俗的人则担心被世人看不起。是谁让这两者如此不同,使我无法达到一致。

注释: 字词注释:

  • 扰援:迎合,追随。
  • 从俗:随大流,迎合世俗。
  • 戾:违背,冲突。
  • 茫茫:模糊不清,无所适从。
  • 三复:反复思考。
  • 守道:坚守道德原则。
  • 恶从人:厌恶随波逐流。
  • 取俗:追求世俗的认可。
  • 高世:被世人看重。
  • 二者异:指守道和从俗两种不同的选择。
  • 不得一:无法达到一致。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字景仁,北宋诗人,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坚守道德与迎合世俗之间的内心挣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令在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原则冲突时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和对道德的坚守。

诗歌鉴赏: 王令的《中夜二首》深刻描绘了诗人在坚守道德与迎合世俗之间的内心挣扎。诗中,“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违背自己原则的痛苦,而“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内心的冲突和羞愧感。诗人通过对比“守道”与“取俗”的矛盾,展现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个人价值观的坚守与妥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内心的独白,传达了对道德的执着和对世俗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诗人为了迎合世俗而行动,每天都在违背自己的学习原则。
  2. 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诗人坐在那里反复思考,内心和外表都感到羞愧。
  3. 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高世:坚守道德的人厌恶随波逐流,而追求世俗的人则担心被世人看不起。
  4. 谁令二者异,不得一吾致:诗人质问是谁让这两者如此不同,使他无法达到一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高世”中的“守道”与“取俗”,“恶从人”与“患高世”形成对比。
  • 比喻:未明确使用比喻,但通过“茫茫”形容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诗人在坚守道德与迎合世俗之间的内心挣扎,表达了对道德的执着和对世俗的无奈,以及对个人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茫茫:形容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 三复:反复思考,体现内心的挣扎和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扰援从俗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积极迎合世俗 B. 无奈迎合世俗 C. 坚决反对世俗 答案:B

  2. “守道恶从人”中的“守道”指的是什么? A. 坚守道德原则 B. 保守传统习俗 C. 守护个人利益 答案:A

  3. 诗中“谁令二者异”中的“二者”指的是什么? A. 道德与利益 B. 守道与取俗 C. 学习与实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令的其他作品,如《秋怀》等,也体现了类似的内心挣扎和道德坚守。

诗词对比:

  • 与王令的其他作品对比,如《秋怀》,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令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王令诗集》:详细收录了王令的诗作,包括《中夜二首》,是研究王令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西湖岳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二十二 西湖竹枝词 其七 西湖竹枝 其三十四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十 千峰夜月 西湖次韵二首 其二 西湖子夜歌八首 其六 西湖竹枝 其四 苏堤漫步 西湖吊古 其四 西湖杂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配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画地成牢 标价 门字框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勤学好问 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拖的词语有哪些 恩府 弱肉强食 柳夭桃艳 谷字旁的字 包含擂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酉室 青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