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1:29
原文展示:
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守道恶从人,取俗患高世。谁令二者异,不得一吾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了迎合世俗而行动,每天都在违背自己的学习原则。坐在那里反复思考,内心和外表都感到羞愧。坚守道德的人厌恶随波逐流,而追求世俗的人则担心被世人看不起。是谁让这两者如此不同,使我无法达到一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字景仁,北宋诗人,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坚守道德与迎合世俗之间的内心挣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令在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原则冲突时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和对道德的坚守。
诗歌鉴赏: 王令的《中夜二首》深刻描绘了诗人在坚守道德与迎合世俗之间的内心挣扎。诗中,“扰援从俗为,日与所学戾”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违背自己原则的痛苦,而“茫茫坐三复,心面自相愧”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内心的冲突和羞愧感。诗人通过对比“守道”与“取俗”的矛盾,展现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个人价值观的坚守与妥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内心的独白,传达了对道德的执着和对世俗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诗人在坚守道德与迎合世俗之间的内心挣扎,表达了对道德的执着和对世俗的无奈,以及对个人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扰援从俗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积极迎合世俗 B. 无奈迎合世俗 C. 坚决反对世俗 答案:B
“守道恶从人”中的“守道”指的是什么? A. 坚守道德原则 B. 保守传统习俗 C. 守护个人利益 答案:A
诗中“谁令二者异”中的“二者”指的是什么? A. 道德与利益 B. 守道与取俗 C. 学习与实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