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览褒子卧病一绝聊以题示》

时间: 2025-05-07 08:39:51

诗句

念子抱沈疾,霜露变滁城。

独此高窗下,自然无世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51

原文展示:

念子抱沈疾,霜露变滁城。
独此高窗下,自然无世情。

白话文翻译:

我念着你因病卧床,霜露已经变得寒冷在滁州城。
只有在这高窗之下,才自然没有世俗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念子:想念我的孩子。
  • 抱沈疾:身患重病。
  • 霜露:指寒冷的霜和露水,象征天气的变化。
  • 滁城:指滁州城,地名。
  • 高窗下:指高处的窗户下,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 自然无世情:自然没有世俗的纷争和情感。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身患重病的孩子的思念之情,透过外界的寒冷天气,反映出家庭的温情与关怀。在唐代,家庭观念和亲情是重要的文化主题,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社会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少穆,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韦应物的晚年,他在生活中经历了不少磨难,尤其是对家庭的牵挂与关心,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现了深沉的亲情与对家庭的思念。开头两句“念子抱沈疾,霜露变滁城”具体描绘了诗人因思念生病的子女而心生忧虑的情感,结合“霜露”这一自然意象,既体现了季节的变换,也加强了内心的孤寂感。末两句“独此高窗下,自然无世情”则暗示诗人在高处的孤独与超然,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纯粹情感的渴望。全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韦应物那种细腻而深沉的诗人气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念子抱沈疾:表达了对孩子的思念和忧愁,孩子的重病让诗人心中充满了不安。
  2. 霜露变滁城: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加深了忧伤的氛围。
  3. 独此高窗下:指诗人独自一人,体现了孤独感。
  4. 自然无世情:在这种孤独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超然于世俗的纠纷。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家庭的温情与外界的寒冷对比,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意象:通过“霜露”与“高窗”构建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意境。
  • 隐喻:窗下的宁静象征着内心对世俗的超然与放下。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思念,以及在面对生死与病痛时的无奈与超然。诗人在孤独的高处,虽看似与世隔绝,却又在内心深处与家庭的情感紧密相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露:象征着寒冷与孤寂,同时也代表了时间的无情。
  • 高窗:象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和与世无争的心境。
  • 滁城:作为地名,带有诗人的情感寄托,体现了故乡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念子抱沈疾”的意思是什么?
    A. 思念生病的孩子
    B. 念书抱怨
    C. 忘记孩子
    D. 担心家务

  2. 诗中的“霜露”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与寒冷
    C. 快乐
    D. 友情

  3. “自然无世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厌恶
    B. 对自然的热爱
    C. 超然与孤独
    D.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韦应物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内心的情感流露,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离愁与对兄弟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同样关心家庭,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选》
  • 唐代诗人研究相关论文

相关查询

喜迁莺 清明 鹊桥仙(七夕舟中) 齐天乐(赋橙) 齐天乐(秋兴) 月当厅 燕归梁 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 瑞鹤仙(赋红梅) 夜合花(赋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若明若昧 兀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游龙 黑字旁的字 影占 包含栖的成语 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负笈担簦 身体发肤 戈字旁的字 乞巧楼 旡字旁的字 佑翊 伦巴 蓬筚生辉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