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3:49
楼底雪知峰,楼头着寓翁。
梅方开萼绿,桃已亚枝红。
斟浅偏劳劝,眠迟不受烘。
锦城春在眼,何暇问蚕丛。
在楼下,雪覆盖了山峰;楼上,住着一位老者。
梅花刚刚开出绿萼,桃花却已在枝头显现红色。
斟酒的杯子虽小,我却不愿多劝;睡觉时我迟迟不肯离开温暖的被窝。
锦城的春天就在眼前,何必再去询问蚕桑的事呢?
洪钺,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工诗善词,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语言清丽,意境悠远。
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在夜晚独坐时,目睹窗外的景色,感受到春意盎然,借此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惬意。开篇以“楼底雪知峰”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安静的夜晚。接着,通过梅花与桃花的对比,展示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梅花开得迟缓而优雅,而桃花则早早绽放,象征着不同的生命节奏。
“斟浅偏劳劝,眠迟不受烘”一句,诗人道出自己对饮酒和休息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似乎在说,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不应被打扰。最后以“锦城春在眼”结束,强调了春天的美丽就在眼前,而不必去烦恼世俗的琐事。这种淡泊明志的态度,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倡导一种悠闲自适的生活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中“楼底雪知峰”中的“雪”指代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梅方开萼绿,桃已亚枝红”中,梅花与桃花分别象征什么?
A. 寒冷与温暖
B. 坚韧与生机
C. 过去与未来
D. 伤感与快乐
诗的最后一句“何暇问蚕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忧虑
B. 超然
C. 愤怒
D. 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