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51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尧山举目见於墙,
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
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
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
逍遥何异白云乡。
在尧山上远望,墙壁上可以看到那壮丽的景象,
群山如玉,环绕着巨大的梁架。
仿佛一幅画屏,展现出壮丽的景观,
两首诗词如银笔,屹立于众诗之中。
沙滩平坦,白鹭在秋天静静地立着,
月光冷清,乌鸦在夜里啼叫,时光未央。
有客人在栏杆上倚靠,畅谈清雅之事,
逍遥的生活就如同白云飘荡在乡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云乡”可理解为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表达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尧山作为高峰常常与古代圣王尧联系,象征着理想与高尚。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体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尧山时所作,描绘了山水之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逍遥,反映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尧山”引入,瞬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高远的境界;“群玉森森拱巨梁”则描绘了山的雄伟气势,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画卷中。诗中“沙平鹭立秋无尽”,通过鹭鸟的静立,传达出一种秋日的宁静与淡泊,正与诗人内心的清雅相呼应。
“月冷乌啼夜未央”则引入夜晚的意象,冷清的月光和乌鸦的啼叫,增添了一种孤寂之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思索与哲理。而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与友人共话的场景,逍遥的生活如同“白云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给整个诗作增添了温暖的人情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自然山水中找到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尧山”象征什么?
A. 高尚理想
B. 朋友
C. 月亮
“沙平鹭立秋无尽”中的“鹭”指的是哪种鸟?
A. 乌鸦
B. 白鹭
C. 燕子
诗人对逍遥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向往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李曾伯的诗相比,王维的作品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