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5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55:28
猰貐猰貐厉牙齿,求覆我祖十世祀。我请于帝诅于鬼,亚驼巫阳莅鸡豕。
这首诗的意思是:猰貐(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张牙舞爪,恳求能覆灭我祖宗的十代祭祀。我向上帝祈求,向鬼神诅咒,像亚驼(驼鸟)一样,祭品却是鸡和猪。
这首诗通过猰貐这一形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传统祭祀方式的质疑。猰貐作为凶兽,象征着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压迫和不公。诗中提及的祖先祭祀,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对这种形式的反思。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洵,号秋爽,晚号香涛,清代诗人、思想家、政治家。他以其激烈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作品多反映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此诗创作于清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自身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对祖宗祭祀和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希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猰貐的形象,诗人不仅展现了外界的威胁,也隐喻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诗句中的“求覆我祖十世祀”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质疑,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请于帝诅于鬼”显示了诗人对神权的无奈与对人间事务的无力感,折射出清末民众的苦闷与期盼。整首诗简洁而有力,情感深邃,体现了龚自珍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状的强烈反应。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祭祀文化的质疑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抒发了对未来的担忧与对变革的渴望,展示了诗人激昂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
猰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传统文化
B. 外在威胁
C. 个人情感
诗中提到的“鸡豕”象征什么?
A. 高贵的祭品
B. 贫贱的祭品
C. 幸福的生活
诗人对祖先祭祀的态度是?
A. 完全尊重
B. 质疑与反思
C. 忽视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但龚自珍更侧重于对传统与未来的反思,而杜甫则强调现实的苦难与家国情怀。两者虽风格不同,但皆传达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