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

时间: 2025-05-01 05:39:48

诗句

一生行路便多愁,落得星星雨鬓秋。

数尽归程到家了,此身犹未出苏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9:48

原文展示:

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
作者: 杨万里

一生行路便多愁,
落得星星雨鬓秋。
数尽归程到家了,
此身犹未出苏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生旅途中的愁苦,尽管已经回到家乡苏州,但内心仍然无法摆脱对旅途的思考与忧愁。

注释:

  • 行路:行路,指旅行或出行。此处暗含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 多愁:愁苦、忧伤,表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忧虑。
  • 雨鬓秋:意指白头,形容到了秋天,头发被雨水打湿,象征岁月的流逝。
  • 数尽:细数、计算,表明诗人对归途的期盼与思念。
  • 归程:归家的路程,象征着回归的希望。
  • 此身犹未出苏州:尽管到家了,内心仍旧感到未能真正回归,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见长,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慨。身处旅途,虽已回到家乡,心中却依然惦念着过往的经历与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开头的“一生行路便多愁”即点明了主题,诗人一生的游历带给他的是无尽的忧愁和思索。接下来“落得星星雨鬓秋”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生动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诗人在夜晚的静谧中,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仿佛岁月的流逝已在他的发间留下痕迹。

“数尽归程到家了,此身犹未出苏州”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已回到故乡,但心灵却仍在旅途中徘徊,未能真正放下游子的身份。这种情感的交织,恰恰反映了每一个游子内心的复杂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归属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生行路便多愁:从一生的旅途中,诗人感到无尽的忧愁。
    • 落得星星雨鬓秋:在夜晚星空下,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头发已白。
    • 数尽归程到家了:经过细细的计算,终于回到家乡。
    • 此身犹未出苏州:尽管身体回到故乡,心灵却始终未能真正归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旅途比作行路,寓意深刻。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星星与雨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星星:象征孤独与思念,夜晚的星空让人感到渺小。
  • 雨鬓:代表岁月的无情,暗示人到中年后的感慨。
  • :象征成熟与衰老,表现出诗人对时光的感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雨鬓”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年龄的增长与岁月的流逝
    C. 快乐的回忆
    D. 旅行的风景

  2. 诗中“数尽归程到家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旅途的期待
    B. 对归家的喜悦与无奈
    C. 对故乡的厌倦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
  • 《送别》:王之涣的送别诗通过自然景物反映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夜泊平望》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但杜甫更多地着眼于国事与民生,而杨万里则专注于个人的情感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杨万里诗文选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词一十八首。常自在 渔父词一十八首。疾瞥地 谷神歌 题四明金鹅寺壁 步蟾宫 雨中花 勉牛生、夏侯生 沁园春 水龙吟 酹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遮遮掩掩 咂嘴咂舌 門字旁的字 包含遥的词语有哪些 罪结尾的成语 耸入云霄 温陶 矜功恃宠 迤久 津涉 逼命 公共产品 枕开头的成语 巛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嘉言善状 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