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2:58
惠泉三首 其二
作者: 谈高祐 〔明代〕
潆沙漱鲜泻河津,
素绠青筒晓汲新。
声动竹炉群壑雨,
味倾瓷碗五湖春。
径劳车马山如市,
井集琴尊石欲粼。
独有东山明月上,
夜深相印赏心人。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河边取水的场景。河水轻轻流淌,清澈见底,晨曦中取水的青筒显得格外新鲜。竹炉中水声潺潺,仿佛在与山谷中的雨声相互应和;瓷碗中盛放的汤水,带着五湖四海的春意。尽管路上车马繁忙,仿佛市场一般,然而在井边,琴声和酒香交织,石头上闪烁着光亮。此时,只有东山上的明月依然高挂,夜深人静时,月光照映下的心灵感受,仿佛与赏月的人心意相通。
谈高祐,明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此诗创作于谈高祐的隐居生活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的场景与情感,反映出他追求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清晨取水的场景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的开篇便以“潆沙漱鲜泻河津”引入,意境清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声动竹炉群壑雨”,不仅描绘了水声与雨声的交响,还反映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这里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首诗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文生活的思考。描绘的场景如“车马山如市”,虽描述了繁忙的生活,但在“井集琴尊石欲粼”的描写中,又透露出一种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一句“夜深相印赏心人”,则将情感升华,表达了与友人共享月下清辉的美好时刻,传递出一种心灵的契合与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索。通过描绘取水、琴酒相伴的生活情景,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理想生活态度。
诗中的“潆沙”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筒”有什么用途?
“夜深相印赏心人”中“相印”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