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5:39
纸帐
冯时行 〔宋代〕
野人抄溪苔,十幅围秋风。
缺月窥我床,皎皎一室空。
锦绣开华堂,坐挟不赏功。
戮辱在其后,民然是樊笼。
先生於此间,微吟和寒蛩。
须臾寝不梦,觉来日升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诗人描写了山野人采摘溪边苔藓,十幅帐子围绕着秋风,透过缺月,月光照进空荡荡的房间。华丽的厅堂虽然开设,却因身处其中而无法欣赏其中的美好。后面的戮辱和责难如同无形的囚笼。诗人静坐于此,轻声吟唱,与寒蝉相和。稍顷入睡却无梦,醒来时发现太阳正从东边升起。
“樊笼”出自《庄子》,原意为囚禁的笼子,暗喻人被社会环境束缚、限制自由的状态。
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子恭,号穀崇,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隐士生活,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与批判。
《纸帐》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理想的冲突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纸帐》是冯时行的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的孤独与对世俗的反思。开篇“野人抄溪苔,十幅围秋风”,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纯粹,映射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而后面的“缺月窥我床,皎皎一室空”,则通过缺月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孤独的情感,暗示着隐士在清冷夜晚的思考与沉淀。
“锦绣开华堂,坐挟不赏功”中,诗人对华丽环境的无感,反映出他对物质的淡薄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接下来的“戮辱在其后,民然是樊笼”,以“樊笼”比喻社会的压迫,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最后两句“先生於此间,微吟和寒蛩”,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以及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出冯时行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诗歌通过隐士的生活描绘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对当时社会的压迫与不公表达了深刻的反思。
诗中“缺月窥我床”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孤独
B. 欢快
C. 忧愁
“戮辱在其后”中的“戮辱”指的是:
A. 尊敬
B. 羞辱
C. 赞赏
整首诗的主题是:
A. 追求名利
B. 对社会的批判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