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01
述酒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描绘了酒的情景和陶渊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了南方的美丽景色,鸟儿的鸣叫声与秋草的枯黄交织在一起,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由和安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田园诗而闻名,提倡清淡自然的生活方式,反对权贵和浮华。陶渊明的诗歌多反映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述酒》创作于陶渊明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困顿之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酒来寻找生活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陶渊明的《述酒》不仅是一首描绘酒的诗,更是通过酒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哲理的氛围。诗的开头以“重离照南陆”引入,展现了晨光中的美丽景象,接着以“鸣鸟声相闻”描绘出生命的活力。随着诗意的深入,陶渊明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感慨,与酒的关联愈加明显。他通过流泪和叹息来表达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无奈,同时通过“神州献嘉粟”来反映对国家的关心与希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陶渊明一贯的田园情怀与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酒的情感,展现了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述酒》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南岳”指的是?
诗中“流泪抱中叹”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与王维的田园诗风格有相似之处,二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陶渊明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加注重景色的描绘与音韵的和谐。两者的作品都深深影响了后世诗歌的发展。
重黎之光普照南国,人才众若风鸣相闻。 秋草虽然尚未枯黄,春风早已消失散尽。 白砾皎皎长洲之中,南岳衡山已无祥云。 豫章与帝分庭抗礼,虞舜已死只剩灵坟。 心中悲怨叹息流泪,倾听鸡鸣盼望清晨。 国内有人献上嘉禾,四灵祥瑞为我所驯。 叶公帅军讨伐白公,白公兵败已丧其身。 献帝被废犹得寿终,恭帝虽死不得存间。 卜式善牧恶者辄去,安乐失职不为其君。 平王东迁离开旧都,中原皆被匈奴入侵。 司马昌明已有后嗣,三足乌显成宋代晋。 王子吹笙白日仙去,正午遨翔汾河之滨。 陶朱修炼长生之术,隐居避世离开纠纷。 高高西山夷叔所居,安然仰卧为我所钦。 天人之容永世长存,彭祖长寿难与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