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述酒》

时间: 2025-05-07 09:03:01

诗句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01

原文展示:

述酒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描绘了酒的情景和陶渊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了南方的美丽景色,鸟儿的鸣叫声与秋草的枯黄交织在一起,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由和安逸生活的向往。

注释:

  • 重离:指日出时的光辉,象征着美丽的晨曦。
  • 鸣鸟:指自然界中的鸟鸣声,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南岳:指南方的高山,象征着稳定和长久。
  • 豫章:古地名,指江西,象征着文化和历史的积淀。
  • 流泪抱中叹: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 神州:指中国,象征着国家的富饶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田园诗而闻名,提倡清淡自然的生活方式,反对权贵和浮华。陶渊明的诗歌多反映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述酒》创作于陶渊明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困顿之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酒来寻找生活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诗歌鉴赏:

陶渊明的《述酒》不仅是一首描绘酒的诗,更是通过酒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哲理的氛围。诗的开头以“重离照南陆”引入,展现了晨光中的美丽景象,接着以“鸣鸟声相闻”描绘出生命的活力。随着诗意的深入,陶渊明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感慨,与酒的关联愈加明显。他通过流泪和叹息来表达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无奈,同时通过“神州献嘉粟”来反映对国家的关心与希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陶渊明一贯的田园情怀与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离照南陆:晨光照耀着南方的土地,象征着新的开始。
  2. 鸣鸟声相闻:鸟鸣声此起彼伏,传达着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3. 秋草虽未黄:秋天的草还未完全枯黄,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4. 融风久已分:和风已久,带来了季节的变迁。
  5. 素砾皛修渚:白色的石砾铺满河岸,描绘出宁静的自然环境。
  6. 南岳无馀云:南方高山上没有多余的云彩,象征着明朗的天空。
  7. 豫章抗高门:指江西的高宅大院,象征着文化的深厚。
  8. 重华固灵坟:重华山是一个灵秀之地,暗喻着精神的寄托。
  9. 流泪抱中叹:诗人内心的感伤,流泪中带着叹息。
  10. 倾耳听司晨:倾耳聆听晨钟,表达对清晨的向往。
  11. 神州献嘉粟:国家的富饶,寄托了诗人的期望。
  12. 西灵为我驯:西方的灵气,暗示着酒的醇厚。
  13. 诸梁董师旅:提到饮酒的场景,表现出豪情与壮志。
  14. 芊胜丧其身:虽胜利却也付出了代价,表现出对人生的反思。
  15. 山阳归下国:山阳的归属,暗示着对故土的思念。
  16. 成名犹不勤:即使成名也需努力,反映出追求理想的坚持。
  17. 卜生善斯牧:卜生指的是对未来的期望,善于牧养,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8. 安乐不为君:安逸的生活,不为权贵所累。
  19. 平王去旧京:平王离开旧都,暗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20. 峡中纳遗薰:山峡中吸引着昔日的香气,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
  21. 双阳甫云育:双阳之下,云气滋养大地,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22. 三趾显奇文:三趾鸟形象,表现出独特的个性与气质。
  23. 王子爱清吹:王子钟情于音乐,表现出对美的追求。
  24. 日中翔河汾:太阳高挂,河水清澈,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25. 朱公练九齿:朱公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表现出对世俗的淡泊。
  26. 闲居离世纷:宁静的居住环境,远离世俗的纷扰。
  27. 峨峨西岭内:高耸的西岭,象征着自然的壮丽。
  28. 偃息常所亲:在这里休息,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29. 天容自永固:天的容颜永恒不变,表现出自然之美。
  30. 彭殇非等伦:彭殇的命运与众不同,暗示着人生的悲喜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自然景象来隐喻人生的哲理。
  • 拟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赋予其情感,增添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酒的情感,展现了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光: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鸟鸣: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秋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不仅是饮品,更是生活哲学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述酒》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唐代
    • B. 宋代
    • C. 魏晋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南岳”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种植物
    • C. 一位诗人
    • D. 一种音乐
  3. 诗中“流泪抱中叹”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悲伤
    • D. 满足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饮中八首》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陶渊明与王维的田园诗风格有相似之处,二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陶渊明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加注重景色的描绘与音韵的和谐。两者的作品都深深影响了后世诗歌的发展。

参考资料:

  • 《陶渊明诗全集》
  • 《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译文

重黎之光普照南国,人才众若风鸣相闻。 秋草虽然尚未枯黄,春风早已消失散尽。 白砾皎皎长洲之中,南岳衡山已无祥云。 豫章与帝分庭抗礼,虞舜已死只剩灵坟。 心中悲怨叹息流泪,倾听鸡鸣盼望清晨。 国内有人献上嘉禾,四灵祥瑞为我所驯。 叶公帅军讨伐白公,白公兵败已丧其身。 献帝被废犹得寿终,恭帝虽死不得存间。 卜式善牧恶者辄去,安乐失职不为其君。 平王东迁离开旧都,中原皆被匈奴入侵。 司马昌明已有后嗣,三足乌显成宋代晋。 王子吹笙白日仙去,正午遨翔汾河之滨。 陶朱修炼长生之术,隐居避世离开纠纷。 高高西山夷叔所居,安然仰卧为我所钦。 天人之容永世长存,彭祖长寿难与比伦。

注释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无题 闻太母还舆喜极成歌 晚泊同安林明府携酒相过戏集杜陵句为醉歌行 挽朱师禹母二首 挽赵若愚母 挽吴君与大夫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杒月削 谷字旁的字 升斛 儿开头的成语 马口钱 尸字头的字 包含噎的成语 燃肉身灯 拜手稽首 十字旁的字 背拉 羽字旁的字 包含轸的词语有哪些 左担 眉飞眼笑 折文旁的字 一决胜负 不言之化 包含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