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时间: 2025-05-01 00:28:42

诗句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8:42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原文展示: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白话文翻译:

夸父怀有伟大的志向,于是与太阳赛跑。
他们都到达了虞渊之下,似乎没有胜负。
他的神力是如此的奇妙,能够倾倒大河又算得什么!
留下的足迹寄托在邓林,成就最终归于身后。

注释

  • 夸父:古代神话人物,传说中追逐太阳。
  • 虞渊:传说中的深渊,象征着极限和边界。
  • 神力:指夸父的神奇力量,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
  • 邓林:指夸父留下的足迹所在之地,象征着他追求理想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的诗人。他以田园诗著称,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追求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陶渊明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时期。面对动荡的社会,他通过夸父追逐太阳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夸父追逐太阳的神话故事,充满了对理想与信念的追求。夸父的宏志与伟力象征着人类无畏的精神,尽管最终未能战胜太阳,但这种执着的追求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在“俱至虞渊下”一句中,陶渊明展现了追求理想的过程,强调了追逐的意义超越了胜负。诗中“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展现了夸父的非凡能力,更加突显了其追求的伟大。最后两句则通过“余迹寄邓林”的意象,表达了夸父的追求留下的印记,虽在身后却映射出他伟大的精神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越时间的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夸父诞宏志:夸父有着伟大的志向。
    • 乃与日竞走:因此他与太阳进行竞赛。
    • 俱至虞渊下:他们都到达了虞渊之下。
    • 似若无胜负:看似没有胜负之分。
    • 神力既殊妙:他的神力是如此的奇妙。
    • 倾河焉足有!:倾倒大河又算什么呢!
    • 馀迹寄邓林:留下的足迹在邓林之中。
    • 功竟在身后:成就最终归于身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夸父的追逐比作对理想的追求。
    • 拟人:赋予太阳和夸父以情感和意志。
    • 对仗:前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人类精神的赞美,强调了追求过程的意义,而非单纯的结果。

意象分析

  • 夸父:象征着追求理想的人。
  • 太阳:代表着理想或目标。
  • 虞渊:象征着极限与挑战。
  • 邓林:代表着历史的印记和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夸父与谁竞走?

    • A. 月亮
    • B. 太阳
    • C. 星星
    • D. 地球
  2. 诗中提到的“虞渊”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极限
    • C. 富贵
    • D. 和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另一首田园诗,表达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春望》——杜甫: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 陶渊明《诗文集》:详细了解陶渊明的作品及其风格。
  • 《中国古代神话》:探讨夸父等神话故事的文化背景与影响。

相关查询

守岁应制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一作僧广宣诗) 红楼院应制(一作僧广宣诗) 从幸香山寺应制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彩缕人胜应制 昆明池侍宴应制 和韦舍人早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荡神怡 旦日日夕 体系 文字旁的字 包含永的成语 彩凤随鸦 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怀金垂紫 包含悯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一个半个 舌字旁的字 靡然成风 云结尾的成语 舆辆 明遰 片字旁的字 引火柴 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