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7:46
老翁病起厌端居,
随意东西不问途。
霜野草枯鹰欲下,
江天云湿雁相呼。
空垣破灶逃租屋,
青幔红灯卖酒炉。
未畏还家踏泥潦,
园丁持炬小儿扶。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老翁因病而厌倦了封闭的生活,随意游荡在东西之间,不再关心自己的去向。霜冻的野外,草木枯萎,老鹰在低空盘旋,仿佛随时准备俯冲而下;江面和天空都被潮湿的云雾笼罩,雁群在空中相互呼叫。空荡的围墙、破旧的灶台,仿佛逃避了房租的屋子,青色的帷幔和红色的灯笼映衬着卖酒的炉灶。尽管不怕回到家中踏在泥泞的路上,园丁手持火把,小儿在旁相扶。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洋山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致力于报国,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豪情壮志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陆游晚年,表现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与对过去的追忆,反映了当时宋朝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郊行夜归书触目》通过描绘老翁病后外出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诗中,老翁厌倦了封闭的生活,开始随意游荡,显示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叛和对自由的渴望。霜野、草枯、鹰欲下等意象,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反映出老翁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破旧的房屋、椅子等景象,暗示着现实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尽管如此,老翁仍然不畏泥泞,勇敢地踏上归家的路,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韧的精神。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无论是自然景象的描写,还是对人情世故的观察,都让人感受到一份淡淡的忧伤与人性的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老翁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老翁因为什么原因厌倦了端居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霜野草枯”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的末尾提到的“园丁持炬小儿扶”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