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43
暮行
作者: 王令 〔宋代〕
晴烟去人高,暮色上天半。
山衔日入深,云伫星出缓。
涂昏归鞍长,林近去翎短。
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
南城岌高跻,近野匝四坦。
来期遐思舒,暮云所见罕。
星星颭风灯,历历吹月琯。
静乐遗世喧,清思破尘懒。
心通江海浮,气寒天地满。
兹兴将谁同,儿辈未宜筭。
晴空中的烟雾消散得很高,暮色已半染天空。
山头的夕阳沉入深处,云彩缓缓等待星星的出现。
归途的黄昏绵长,树林的距离显得更短。
夜晚悠然懒散,漫步于暮色之中。
南城高耸,四周的田野逐渐开阔。
未来的期盼在心中舒展,暮云中所见的景象稀少。
星星在风中摇曳,灯光闪烁,如同明月的琴声。
安静的乐趣远离世俗的喧嚣,清晰的思绪打破了尘世的懒散。
心灵通达江海浮动,气息充满天地的寒冷。
此刻的兴致将与谁同享,孩童们尚未适宜计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心境,符合宋代诗人的创作习惯。
作者介绍: 王令,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长于南宋,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暮行》创作于诗人闲适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的黄昏景象和内心感受,显示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暮行》展现了王令一贯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思考。整首诗以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开头几句描绘晴天的烟云和山色,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又开阔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黄昏的美丽与神秘。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了内心的感受与思考,描绘了归途的绵长与夜晚的悠闲,仿佛在诉说一个人在自然中漫步的心情。
诗中意象的运用极为巧妙,山衔日、云伫星等描绘出黄昏的动态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此外,诗人通过“心通江海浮,气寒天地满”表现出一种开阔的心境,似乎在说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共鸣。最后,诗人以“儿辈未宜筭”结束,显示出他对未来的思考与淡然,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更加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黄昏自然风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在喧嚣世俗中保持内心平静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山衔日入深”是什么意思?
A. 日落
B. 日出
C. 山高
D. 云低
填空题: 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____与思考。
判断题: 诗中描绘的意象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喧嚣上。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