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3:50
千里驰诗慰别离,诗来吟咏转悲思。
静中取适庸非计,林下相从会有时。
生理只今那得说,交情从昔见於斯。
含毫欲下还休去,怀抱何由得细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千里之外写诗以慰藉别离的情感,诗歌的吟诵使得思绪愈加悲伤。在静谧中寻求适意,却并非有所计较;在林下相聚的时光终究会有的。如今的生理状态无从细说,往昔的情谊在此刻得以重温。提笔欲写,却又停下,内心的感受又怎能细致地表达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年-约1100年),字师道,号青莲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特别以七言绝句见长。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往情谊的珍视,反映了宋代士人重视友谊和情感的文化特征。
《寄答泰州曾侍郎》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诗人在远离友人的情况下,通过写诗表达自己的思念。开头两句“千里驰诗慰别离,诗来吟咏转悲思”,直接点明了写作的目的和情感,表现出一种因离别而生的忧伤。接下来的“静中取适庸非计”,则显示了作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反思与友人之间的关系,突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似乎在传达出“友谊”的重要性远超过世俗的追求。
“林下相从会有时”表明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带有一丝希望,增添了诗的层次感。此后的“生理只今那得说,交情从昔见於斯”,更是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融入情感之中,让人感受到尽管身处异地,友谊依然深厚,情谊的回忆仍鲜活在心。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含毫欲下还休去,怀抱何由得细知”,使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有千言万语,却难以表达,情感的复杂与深邃在此刻显得格外突出。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运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思念的表达,反映了友谊的珍贵和人际关系的深厚,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在面对生活的复杂情感时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千里驰诗”是指什么?
A. 诗歌的速度
B. 思念的距离
C. 友谊的深厚
诗中“静中取适庸非计”所表达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淡泊名利
C. 忧伤离别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