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1: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1:57:58
作者: 卢照邻 〔唐代〕
三秋违北地,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天无有阵,度海不成行。
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在深秋时节,孤雁离开北方的土地,飞向遥远的南方。
河洲上的花朵已经稍微泛白,边关的树叶开始变黄。
它们避开严寒的风霜,心中怀着书信,长途跋涉。
水流像箭一样奔腾,月光映照下的孤雁似乎受了伤。
天空中没有队列,飞越大海却无法成行。
等到它们振翅高飞,最终还会飞回上林的故乡。
“上林乡”指的是古代王朝中的一个富饶的地方,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而闻名。这与孤雁的归乡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介绍: 卢照邻,字景升,号景阳,唐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常以孤独的情感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对孤雁的寄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孤雁的南飞,隐喻人生的追求与归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孤雁为主线,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北地与南飞的孤雁之间的情感交织。孤雁的南飞象征着离别与追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诗中“水流疑箭动”的描写,恰如其分地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急促,而“月照似弓伤”则增添了孤雁的悲伤气氛,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内心苦楚。此外,诗的最后一句“还赴上林乡”,更是将孤雁的归宿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雁的南飞,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追求的孤独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深化了对生命旅程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水流疑箭动”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诗中“怀书道路长”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同临津纪明府孤雁》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