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城隍庙赛雨二首》

时间: 2025-04-30 21:27:32

诗句

零雨慰斯人,斋心荐绿蘋.山风箫鼓响,如祭敬亭神。

积润通千里,推诚奠一卮。

回飙经画壁,忽似偃云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7:32

原文展示:

城隍庙赛雨二首
作者: 羊士谔

零雨慰斯人,
斋心荐绿蘋。
山风箫鼓响,
如祭敬亭神。

积润通千里,
推诚奠一卮。
回飙经画壁,
忽似偃云旗。


白话文翻译:

这场细雨安慰了人们,
我在斋心中祭献翠绿的水葫芦。
山间的风吹奏着箫声和鼓声,
宛如在祭祀敬亭神明。

细雨滋润大地,延绵千里,
我诚心奉献一杯酒。
回旋的风从画壁上掠过,
似乎将云旗轻轻地抚平。


注释:

  • 零雨:细雨。
  • :安慰,慰藉。
  • 斋心:指清净的心境,表示用心诚敬地祭祀。
  • :献上,供奉。
  • 绿蘋:水葫芦,一种水生植物,象征清新。
  • 山风箫鼓响:山中风声如箫鼓,形容气氛的庄重。
  • 敬亭神:指城隍庙中的神灵,代表地方保护神。
  • 积润:细雨所带来的滋润。
  • 推诚:真诚地奉献。
  • 奠一卮:献上一杯酒,表示敬意。
  • 回飙:回旋的风。
  • 画壁:指庙宇内的壁画。
  • 偃云旗:形容轻轻平铺的云彩,如同旗帜。

典故解析:

“敬亭神”可能指的是地方的城隍神,古人相信城隍能够保佑一方平安。而“斋心荐绿蘋”则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祭祀的传统,祭祀常常以自然物品为供品,以表达对神灵的尊重。这首诗通过细雨和祭祀,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城隍庙赛雨二首》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自然的观察,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雨与祭祀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诗的开头以“零雨慰斯人”引入,细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心灵的慰藉,反映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接着,诗人将祭祀的仪式与自然融合,斋心中献上的绿蘋,象征着清新与纯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虔诚。

在描绘自然声音时,“山风箫鼓响”生动形象,表现出自然与宗教仪式的和谐共存。细雨的滋润不仅是对大地的馈赠,也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而“推诚奠一卮”的举动,表现出诗人对神明的敬畏与感恩,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一联“回飙经画壁,忽似偃云旗”以生动的意象收尾,画壁上的风景与云彩的轻盈相结合,带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灵动的境界,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这首诗不仅具有自然的美感,更蕴含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探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零雨慰斯人:细雨轻柔地安慰着这里的人们,表现出细雨的温柔与人们内心的宁静。
  2. 斋心荐绿蘋:在清净的心境中,祭献翠绿的水葫芦,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
  3. 山风箫鼓响:山间的风声如箫和鼓,形象生动,营造了庄重的祭祀气氛。
  4. 如祭敬亭神:这声音仿佛是在祭祀敬亭的神明,进一步强化了祭祀的主题。
  5. 积润通千里:细雨滋润大地,延绵千里,强调了细雨的广泛影响。
  6. 推诚奠一卮:真诚地献上一杯酒,表示对神灵的敬意。
  7. 回飙经画壁:回旋的风从画壁上掠过,增添了动态的美感。
  8. 忽似偃云旗:轻轻的云彩如同旗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风比作箫鼓声,增强了气氛的音乐感。
  • 拟人:细雨被赋予了安慰人的能力,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神灵的崇敬,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细雨和祭祀的意象,展示出一种平和、虔诚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细雨:象征温柔、宁静,带来心灵的慰藉。
  2. 绿蘋:自然的象征,寓意清新与纯净。
  3. 山风: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4. 箫鼓:象征祭祀的庄重与神圣。
  5. 云旗:象征轻盈与自由,展示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绿蘋”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粮食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山风箫鼓响”,这句话表达了___的气氛。

  3. 判断题:此诗的主题是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对/错)


答案:

  1. B
  2. 庄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羊士谔《城隍庙赛雨二首》王维《山居秋暝》的对比:

  • 主题:两首诗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前者更注重祭祀与宗教关系,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的隐逸生活。
  • 意象:羊士谔的诗中多用祭祀象征自然的崇敬,而王维则通过秋天的景色展现自然的美丽与孤独。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史》
  3. 《羊士谔研究》

相关查询

经理建阳县学 江边客舍 寄赵菊东山长三首 寄赵菊东山长三首 寄赵菊东山长三首 寄张廉 荒城步月 赫曦台四景·中夜白云 赫曦台四景·中宵皓月 赫曦台四景·鸡鸣出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使智使勇,使贪使愚 放任自流 隹字旁的字 夜深人静 棋友 走之旁的字 煽惑 包含喜的成语 夕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厝薪于火 鸾姿凤态 牲号 优属 仁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