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8:23
送别郑明府
唐代:韩翃
长头大鼻鬓如雪,
早岁连兵剑锋折。
千金尽去无斗储,
双袖破来空百结。
独恋郊扉已十春,
高阳酒徒连此身。
路傍谁识郑公子,
谷口应知汉逸人。
儿女相悲探井臼,
前功岂在他人后。
劝君不得学渊明,
且策驴车辞五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郑公子的朋友,长得高大而且面部特征明显,年少时曾经勇猛善战,但如今却已失去往日的光辉,财富也已耗尽,衣袖破烂无比。诗人感慨自己在郊外已经独自等待了十个春天,郑公子似乎也在酒中消磨光阴。路边的人无人认得郑公子,但在山谷口的人却知道他是一位名士。儿女们在井边悲伤地探讨着,过去的功名又怎能与他人相提并论?最后,诗人劝告郑公子不要去效仿陶渊明那种隐居生活,而是要策马辞别五柳树,继续追寻人生的价值。
韩翃,字季常,唐代诗人,世称“韩季常”,以诗才闻名于世。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以五言和七言为主。
《送别郑明府》写于韩翃送别朋友郑明府之际,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叹息,同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郑明府身处困境,诗人通过回忆往昔,感叹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这首诗以郑公子的送别为主线,描绘了他从辉煌走向落魄的过程,充满了感伤的情绪。诗中形象生动,长头大鼻的描述让人印象深刻,鬓如雪更是象征了岁月的流逝。诗人的关怀之情贯穿始终,既有对朋友现状的惋惜,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深思。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郑公子的身世与命运,开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他曾经的英俊与勇猛,而后却是财富的流失与生活的窘迫,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诗中提到的“独恋郊扉”与“高阳酒徒”,一方面表达了郑公子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另一方面则隐约流露出对他人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批评。
最后两句的劝诫,暗示了人生在世不应拘泥于隐逸,激励郑公子继续追求自己的道路,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对友人的劝诫不仅是对郑公子个人命运的关注,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唐诗中常见的哲理深邃与情感真挚。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人的劝诫,提醒人们在困境中仍要坚持追寻自己的价值与意义。
韩翃的《送别郑明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高阳酒徒”主要指的是?
诗的最后两句劝告郑公子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