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7:56
半载京华客,归来意若何。
早凋三径菊,空废五噫歌。
开帙蟫鱼落,褰帷蛛网多。
草堂须检校,从此卧山阿。
我在京城做了半年的客人,归来时心中感慨如何呢?
早已凋谢的三径菊花,让我感到一切的歌声都成了空话。
打开书卷,发现蟫鱼已落,帷幕中满是蛛网。
在草堂里应该整理一番,从此我就安静地卧在山阿。
王鸿绪,清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典雅、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归来 其三》写于诗人从京城归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生活变化的感慨。诗人在京城的经历使他感到孤独和失落,归来后面对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归来 其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者通过对归乡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提到“半载京华客”,一句道出诗人远离故乡的孤独与彷徨,紧接着“归来意若何”更是引发了读者对其内心状态的好奇。诗中“早凋三径菊,空废五噫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归来后的失落感,菊花的凋谢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空废”的歌声则暗示着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感伤。
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开帙蟫鱼落,褰帷蛛网多”的描写,展现了归隐后的荒凉与孤独。这里的蟫鱼与蛛网象征着生活的无聊与被遗忘,似乎在诉说着归隐后的无奈与寂寞。最后一句“草堂须检校,从此卧山阿”,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现状的无奈,也包含着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归属感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王鸿绪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早凋三径菊”中的“三径”指的是:
A. 三条小路
B. 三种花
C. 三个朋友
D. 三首诗
“草堂须检校”中,诗人想要进行什么?
A. 回忆过去
B. 整理生活
C. 旅行
D. 学习新知识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而王鸿绪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王维的意象清新明丽,王鸿绪则更显沉郁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