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8:53
题西白涧
作者:韩愈 〔唐代〕
太行之下清且浅,一水盘桓纡山转。
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
波中白日隐出明,风翻不动浮云轻。
翠峦玉女下双鹤,笑倚秋练开新晴。
又疑武陵溪上原,桃花溪尽空潺湲。
幽泉间复逗岩侧,喷珠漱玉相交喧。
群猿见之走绝壁,缘峰虚梯弗劳力。
鸣禽回面背人飞,为是从来不相识。
杖藜因贪仰面看,碍石牵萝错移屐。
路穷屈曲疑欲回,迤逦屏开一重碧。
残樽遇坐酒即倾,旋摘山果都无名。
题诗且欲尽佳句,能歌翻咏仙难成。
天门幽深十里西,无奈落日催人归。
谁能可属天宫事,为我乞取须臾期。
上天无梯日不顾,牢落归来坛未暮。
闭门下马一衾寒,梦想魂驰在何处。
在太行山脚下,溪水清澈而浅,缓缓蜿蜒,环绕着山峦。
千峰万壑数不胜数,奇异的草木和幽静的花卉又是何时见过?
水波中,阳光隐现,清风拂动,浮云轻轻不动。
翠绿的山峦上,玉女仙子和双鹤,笑倚在秋天的阳光下,展现新晴的美丽。
我又怀疑这是武陵溪边,桃花溪流尽头,水声潺潺空灵。
幽静的泉水在岩边嬉戏,喷出的珠玉声响交错喧闹。
群猿见我便逃上绝壁,攀缘峰顶的虚梯不费力气。
鸣禽回头背人而飞,似乎从来不认识我。
我手杖藜杖因贪恋仰望,碍石牵住藤萝错移鞋履。
路途尽头弯曲似要回转,远远的屏障展现一片碧绿。
残酒相逢便倾倒,摘下的山果无名可识。
我想题诗尽尽美句,能歌翻咏的仙境难以成就。
天门幽深在十里西,落日催促我归去。
谁能告诉我天宫的事,为我求取一刻的期盼。
上天没有梯子,日头不理,落下的归来坛尚未黄昏。
闭门下马感到一阵寒意,梦想的灵魂却在何处飞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一个理想的、与世隔绝的宁静之地,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张恢复古代汉语的使用,强调文章的质朴和清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的描写。
创作背景
《题西白涧》写于韩愈游览太行山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题西白涧》以其清新自然的景致和深邃的哲思吸引了无数读者。开篇通过描绘太行山下的清流,展现了山水的灵动与秀美,画面鲜活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中“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一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中稀有美好的渴求。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四时的变幻与人事的无奈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如“谁能可属天宫事,为我乞取须臾期”,可见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全诗境界开阔,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韩愈以其独特的视野,呈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在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最后一句“梦想魂驰在何处”,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思考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山水的吟咏,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题西白涧》中的“异草幽花”指的是什么?
A. 奇异的草木和幽静的花卉
B. 诗人的情感
C. 山水的景色
D. 生活的烦恼
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
A. 直接叙述
B. 比喻和拟人
C. 历史典故
D. 个人经历
最后一句“梦想魂驰在何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D. 对大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