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49:39
叶县即目
作者:孙德祖 〔清代〕
此乡景物似东都,
半可诗材半画图。
十日老晴芦荻瘦,
千村新种麦苗腴。
乌鸦向暖凄林屋,
黄叶因风入笋舆。
玉舄不随仙令去,
夹堤流水浴双凫。
这地方的风景就像东都(指的是洛阳),
既可以写成诗,又可以画成图。
经过十天的晴天,芦苇和荻草都显得瘦弱,
千村的新种麦苗则显得丰腴。
乌鸦朝着温暖的地方飞向凄凉的林屋,
黄叶在风中飘落,落入笋舆(竹筐)里。
玉舄(神仙的鞋子)不随仙令而去,
夹堤的小溪中,双凫(野鸭)在水中嬉戏。
孙德祖,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描绘自然和乡村生活。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农村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变化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叶县的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叶县即目》是一首描绘乡村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田园风光与人文情感。首联“此乡景物似东都”,将叶县的美丽与繁华的东都(洛阳)相提并论,开篇便确立了诗的主题——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诗人通过“十日老晴”的天气描述,展现了秋冬季节的阳光与干燥,随即用“芦荻瘦”描绘出了一种萧瑟的美感,表现出自然中的变化。
“千村新种麦苗腴”则通过对比,形成了诗中的生动景象。新种的麦苗丰腴,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动物与季节的互动,乌鸦的出现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情感,而“黄叶因风入笋舆”的意象则富有动感,表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玉舄不随仙令去,夹堤流水浴双凫”则将诗意引向更高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自由的渴望。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具有浓厚的田园风格。
全诗围绕乡村的自然景色展开,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中提到的“东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洛阳
C. 南京
“千村新种麦苗腴”中“腴”是什么意思?
A. 瘦弱
B. 丰腴
C. 干枯
诗的主题主要是描绘什么?
A. 城市生活
B. 乡村自然景色
C. 战争
答案: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