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南鉴公山房》

时间: 2025-08-01 15:24:18

诗句

竹房开处峭,迥挂半山灯。

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

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

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5:24:18

原文展示:

题南鉴公山房
(唐)李洞

竹房开处峭,
迥挂半山灯。
石磬敲来穴,
不知何代僧。
讲归双袖雪,
禅起一盂冰。
唯说黄桑屐,
当时着秣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坐落在陡峭山峰上的竹房,屋外挂着半山腰上的灯光。石磬声在山中回响,不知是哪位和尚住过这里。讲经时双袖如雪,禅坐时一碗清冰。唯有黄桑木屐,曾在秣陵穿过。

注释:

  • 竹房:用竹子搭建的房子,象征清幽与简朴。
  • :陡峭,形容山势险峻。
  • :远离,形容灯光悬挂在山的一侧,显得孤独而明亮。
  • 石磬:石制的磬,常用于寺庙敲打,象征佛教的音乐。
  • 何代僧:不知是哪个时代的和尚,体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悠远。
  • 讲归:讲经归来,指修行人讲解佛法的情景。
  • 双袖雪:形容人的衣袖洁白如雪,暗示高洁的品德或修行的状态。
  • 禅起一盂冰:禅意的觉悟如同一碗冰凉的水,带有清醒与清澈的感觉。
  • 黄桑屐:指用黄桑木制成的木屐,代表当时出行的简朴方式。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常与佛教文化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因与道教和佛教有密切联系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色与禅宗思想结合而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洞隐居于南鉴公的山房时期,表现出他追求清静、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山房环境宁静,适合修行与思考,反映了他对佛教禅宗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南鉴公山房》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从诗的字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气氛。李洞通过对竹房、山灯、石磬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在山中隐居的宁静与淡泊。诗中“竹房开处峭,迥挂半山灯”一句,既描绘了山房的险峻地理位置,又表现出灯光在夜色中的孤独与明亮,象征着修行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真理的执着。

“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这句诗引发读者对过往历史的思考,石磬的声响在山谷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和尚的修行故事,增添了诗的历史深度。接下来的两句“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则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双袖如雪暗示着高洁的品德,禅意的觉悟则如同清凉的冰水,传达出一种心灵的清净与宁和。

最后两句“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则将时间与空间结合,提到的黄桑屐和秣陵不仅是生活的细节,也引发了对昔日生活的怀念。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深邃的哲理,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禅宗思想的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房开处峭:描绘出一个陡峭的山上有一间竹房,暗示清雅的隐居环境。
  2. 迥挂半山灯:灯光悬挂于半山,寓意孤独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3. 石磬敲来穴:石磬的声音回荡在山中,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4. 不知何代僧:不知是哪位和尚曾在此修行,表现历史的悠远感。
  5. 讲归双袖雪:讲经时的双袖如雪,象征修行人品德的高洁。
  6. 禅起一盂冰:禅意的觉悟如冰,强调内心的清澈与冷静。
  7. 唯说黄桑屐:提到黄桑木屐,反映出当时的生活细节。
  8. 当时着秣陵:连接到秣陵,赋予诗歌以地理背景与历史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袖雪”、“盂冰”等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体现了工整的对仗工艺。
  • 象征:竹房、灯、石磬等意象象征着修行和内心的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禅宗哲理的探求,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理想与境界。

意象分析:

  • 竹房:象征隐逸与清新,代表追求简朴生活。
  • 灯光:象征指引与希望,光明在夜晚的宁静中显得尤为珍贵。
  • 石磬:代表佛教的修行与精神世界的反思。
  • 雪与冰:象征纯净的心境,体现禅宗的哲理。
  • 黄桑屐:反映日常生活的朴实,连接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房开处峭”的意思是: A. 竹房在平地上
    B. 竹房位于陡峭的山上
    C. 竹房在河边

  2. “石磬敲来穴”中的“石磬”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工具
    C. 一种装饰品

  3. 诗中提到的“黄桑屐”象征着: A. 生活的奢华
    B. 过去的记忆
    C. 朴素的生活方式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具有浓厚的自然气息与禅意。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体现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洞的《题南鉴公山房》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环境和隐居生活,但李洞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佛教哲学,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洞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秋思 夜登江楼 湖山杂赋 书屋壁 花时遍游诸家园 病少愈偶作 九月三日同吕周辅教授游大邑诸山 夏日湖上 军中杂歌八首 其七 感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造事 惹祸招殃 岩溶地貌 敌国通舟 香字旁的字 将功抵罪 不远万里 大张旗鼓 非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思归引 才华盖世 珠开头的成语 疾味生疾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