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57
题玉芝赵尊师院
作者: 李洞 〔唐代〕
晓起磬房前,真经诵百篇。
漱流星入齿,照镜石差肩。
静闭街西观,存思海上仙。
闲听说五岳,穷遍一根莲。
清晨在磬声中起床,真经诵读已过百遍。
漱口时流星似乎入了嘴中,照镜子时石头似乎比肩膀还要高。
安静地关上街西的观景窗,心中想着海上的神仙。
闲暇时听人讲述五岳,穷尽一生只为寻求一根莲。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诗词见长,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和人文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李洞在赵尊师院教书的时期,反映了他在清晨诵经、思索人生理想的状态,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清晨的宁静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关注。开头“晓起磬房前,真经诵百篇”,描绘了晨起诵经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恬淡的生活态度与对佛理的探求。接着“漱流星入齿,照镜石差肩”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接下来的“静闭街西观,存思海上仙”则传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表现出他在追求精神世界的探索。诗的最后一句“闲听说五岳,穷遍一根莲”,则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目标的执着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唐代诗词的典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的“真经”指的是哪个宗教的经典?
“漱流星入齿”中的“流星”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五岳”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