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35
观水墨障子
作者:李洞 〔唐代〕
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
研尽一寸墨,扫成千仞峰。
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
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蛩。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
只为少颜色,时人著意慵。
如果不是神灵的帮助,恐怕砚台里的水也藏着龙。
将一寸墨水研尽,便能画成千仞的高峰。
墙根堆满了乱石,床缝插着枯松。
岳麓山因老鼠的穿行而变得凹凸不平,湘江的水面上则盛开着蝈蝈。
衣服挂着,山岚的湿气弥漫,梦中枕着浪头的重压。
只是因为颜色太少,时人对此却显得懒惰无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观水墨障子》写于李洞对山水的感悟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与艺术的思考,结合山水的景象与画作的技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观水墨障子》是一首展现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联系的诗作。诗中,李洞通过对水墨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思考。首句“若非神助笔”展示了诗人对灵感的渴望与依赖,表达了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对艺术的敬畏。紧接着,诗人以“研尽一寸墨,扫成千仞峰”来形象地表现艺术创作的力量与潜能,暗示只要用心,简单的墨水也能描绘出壮丽的山峰。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利用“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展现了自然的杂乱与生动,传达出一种和谐的美感。接下来的“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蛩”则突出了自然生物的生机与细腻,表现了生活的细节之美。
最后的“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则通过感官的描写,突显出艺术创作的孤独与沉重,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中难免的疲惫与懈怠。“只为少颜色,时人著意慵”则流露出对当代人对艺术的冷漠,呼唤对美的关注与珍视。
整首诗不仅是对山水的描摹,更是对艺术创作的哲学思考,李洞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同时揭示了人们对美的冷漠,呼唤对艺术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创作灵感的渴望?
A. 描述自然景色
B. 提到“神助笔”
C. 讲述个人经历
“研尽一寸墨”中“墨”象征着什么?
A. 画家的身份
B. 创作的努力与坚持
C. 自然的颜色
“时人著意慵”中的“著意”是什么意思?
A. 热衷
B. 漠视
C.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观水墨障子》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