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9:12
九日游兴隆寺
作者: 薛蕙 〔明代〕
厌就骚人会,欣投释子家。
林风鸣贝叶,径露湿金沙。
宴坐依双树,清斋服九华。
晚来归客倦,欲借白牛车。
在骚人聚会的场合感到厌倦,愉快地投奔到佛家的寺院。
林间微风吹拂,贝叶沙沙作响,湿润的小路上铺满了金沙般的露珠。
宴坐在双树之下,清淡素食穿着九华衣。
傍晚时分归来的客人感到疲倦,想借一辆白牛车回家。
薛蕙,明代诗人,生活在诗歌繁荣的时期,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她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并常蕴含哲理。
本诗写于重阳节的九月九日,传统上是游玩、登高的日子。诗人借此机会游兴隆寺,表达了对佛教的向往和对俗世的厌倦。
《九日游兴隆寺》是一首描绘秋日游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佛教的热爱。开头两句,诗人以“厌就骚人会,欣投释子家”开场,直抒胸臆,表现了对世俗文人聚会的厌倦,转而向往清静的佛家生活。这种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接下来的描写颇具画面感,“林风鸣贝叶,径露湿金沙”,展现了秋日微风吹拂下的宁静、优美景象,细腻的自然描写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宴坐双树下的场景,融合了人、树、食的和谐,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晚来归客倦,欲借白牛车”则暗示了游玩后的疲惫和对归家的渴望,体现了人对生活琐事的感悟和对简单、安宁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给予读者以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表达了对喧嚣世俗的厌倦与对佛教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安宁与和谐的情感。
诗中“厌就骚人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欲借白牛车”中的“白牛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归家 C. 旅行
诗中提到的“九华”指的是哪里?
A. 一座山 B. 一种花 C. 一种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