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1:47
逢郴州使,因寄郑协律
作者:刘长卿
相思楚天外,梦寐楚猿吟。
更落淮南叶,难为江上心。
衡阳问人远,湘水向君深。
欲逐孤帆去,茫茫何处寻。
在楚天之外,我对你的思念愈发浓厚,夜里梦中也听见了楚地猿猴的低吟。更何况淮南的树叶纷纷落下,我的心情在江边却难以安宁。向衡阳询问,已是远方的消息,湘水又向你流去,心中对你的思念愈加深沉。我想追逐那孤帆而去,但茫茫大海上又在哪儿能够找到你呢?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9年-785年),字君彦,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融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因别离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背景可能与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交往有关,表达了对于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逢郴州使,因寄郑协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相思楚天外”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孤独的境地。诗人用“梦寐楚猿吟”来表达夜晚对友人深切的思念,猿声的凄凉恰如其分地映衬了他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更落淮南叶,难为江上心”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诗人感到在江边的心情愈加沉重,似乎无处倾诉。此时,地理和情感上的距离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而又深切的孤独。
“衡阳问人远,湘水向君深”则通过问询与流动的水,展现了对友人远行的惋惜与思念。最后一句“欲逐孤帆去,茫茫何处寻”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友人却又无从下手的绝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字句间流露出深切的思念,使人感同身受,深刻地传达了离别带来的孤独与思念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孤独,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与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相思楚天外”意味着什么?
“衡阳问人远”中的“问人”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此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感受唐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