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3:24
原文展示:
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 赵蕃 〔宋代〕
一雨向何落,众蝉空此鸣。 乍欣凉吹入,已复断霞横。 尚拟通宵听,何妨碍月明。 丰凶终有数,忧苦自相并。
白话文翻译:
一场雨向何处落下,众多蝉儿在此空鸣。 刚感到凉风吹入,随即断霞横空。 还打算整夜聆听,何妨月光明亮。 丰收与歉收终有定数,忧愁与苦难自相交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对农业收成的担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六月十五日,当时正值雨季,诗人对雨水的多少和农业收成感到忧虑,因此写下此诗表达自己的关切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业收成的深切关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诗中“一雨向何落”和“众蝉空此鸣”描绘了雨后的静谧和蝉鸣的空灵,而“乍欣凉吹入,已复断霞横”则传达了诗人对凉风的喜悦和对断霞的感慨。最后两句“丰凶终有数,忧苦自相并”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丰收与歉收的无奈和对忧愁与苦难的深刻体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农业收成的关切,以及对人生忧愁与苦难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一雨向何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切? A. 自然变化 B. 农业收成 C. 人生忧愁 D. 社会环境 答案:B
“众蝉空此鸣”中的“空此鸣”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丰凶终有数,忧苦自相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丰收的喜悦 B. 歉收的无奈 C. 人生的忧愁 D. 自然的变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