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葫芦颂》

时间: 2025-04-28 10:17:44

诗句

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

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

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

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7:44

原文展示:

葫芦颂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
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
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
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了大葫芦的干枯和小葫芦的酤酒。大葫芦住在金仙的居所,小葫芦则去往黄公的酒垆。有了这两者,人们可以通往大道;没有它们,人则会变老。无论是好是坏,这两葫芦都倒了。

注释:

  • 葫芦:一种植物,常用来酿酒或作为容器。
  • 金仙:道教中的神仙,象征高人所居。
  • 黄公:指的是古代的黄公酒垆,象征酒文化。
  • 大道:此处指的是人生的真理或理想境界。
  • 俱倒:两者都倒下,暗示两者的相对性和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俊,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诗风独特,善于用形象和意象传达深厚的情感,尤其在山水诗和咏物诗方面有较高成就。

创作背景:

《葫芦颂》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顿之时。诗中通过葫芦的形象隐喻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葫芦颂》是一首以葫芦为题材的诗,表面上看似简单的描写,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人生思考。诗中提到的大葫芦和小葫芦,分别象征着人生中不同的阶段与选择。大葫芦的干枯,象征着年华的逝去与生命的枯竭;而小葫芦的“行酤”,则暗示着年轻时的活力与追求。两者的对比不仅呈现了生命的无常,也反映了不同人生观的碰撞。

诗中提到的“金仙宅”和“黄公垆”,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对照。金仙宅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而黄公垆则代表着人间的烟火气息。通过这样的对比,黄庭坚似乎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这两者的陪伴,人们才能通往真正的“大道”,而缺少了它们,则会感到孤独与迷茫。

最后一句“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无论是美好还是丑陋,最终都将归于平淡,人生如梦,唯有珍惜当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葫芦乾枯:象征人生的老去,岁月的流逝。
  • 小葫芦行酤:代表年轻时的活力与追求。
  • 一居金仙宅:指向理想中的宁静与超脱。
  • 一往黄公垆:指向世俗的喧嚣与乐趣。
  • 有此通大道:暗示两者结合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 无此令人老:缺乏理想与追求则会感到无聊与苍老。
  • 不问恶与好:强调人生的无常与无所谓。
  • 两葫芦俱倒:无论怎样,最终都将归于平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葫芦的形象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反转:通过对比展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关注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葫芦:象征生命的变化与无常。
  • 金仙:理想与超脱的象征。
  • 黄公:世俗享乐的代表。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概念,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葫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生命的变化
    c) 知识

  2. 诗中提到的“金仙宅”代表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酒文化

  3. 最后一句“俱倒”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理想与现实的融合
    c) 无所谓的态度

答案:

  1. b) 生命的变化
  2. b) 理想境界
  3. a) 生命的结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庭坚的《葫芦颂》与李白的《将进酒》作比较,前者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后者则是对豪放人生的追求,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文学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樱桃花 醉落魄/一斛珠 与游子明同过石湖 羑里城 积雨作寒 衡州石鼓书院 夜坐听雨 新安绝少红梅,惟倅厅特盛,通判朝议召幕僚 题天平寿老方丈 岭上红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苟且之心 朝真暮伪 成例 勉慰 包含溥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包含养的词语有哪些 分毫析厘 月明如昼 卓越 步人后尘 先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逢君之恶 人字头的字 手字旁的字 忠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