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九日》

时间: 2025-05-02 12:21:54

诗句

重九共游娱,秋光景气殊。

他日头似雪,还对插茱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1:54

原文展示:

重九共游娱,秋光景气殊。他日头似雪,还对插茱萸。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一起游玩欢娱,秋天的光景与气氛特别不同。其他日子阳光如同雪一般明亮,今天却又要面对插茱萸的习俗。

注释:

  • 重九: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称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庆祝长寿和秋天的到来。
  • 游娱:游玩和娱乐的意思。
  • 秋光:指秋天的阳光和光景。
  • 景气殊:景色和气氛各有不同,强调了重阳节的特殊性。
  • 他日:其他的日子。
  • 头似雪:形容阳光明亮如雪。
  • 插茱萸:在重阳节时插茱萸以祈求平安长寿。

典故解析:

重阳节有插茱萸的习俗,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长寿的追求。茱萸被视为一种可以驱邪的植物,代表着保健与长寿的祝愿。诗中提到的“头似雪”,可能在指代特定的日子,特别是在秋季阳光下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字仲雅,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主要以五言诗和七言诗闻名,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悟以及对节日习俗的参与,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喜悦。

诗歌鉴赏:

《酬九日》是权德舆在重阳节期间的作品,极具季节感和节日气氛。前两句“重九共游娱,秋光景气殊”展现了重阳节的欢乐场景,诗人在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欢愉中,感受到了秋日的独特魅力。通过“秋光”一词,诗人描绘了秋天的阳光与景色,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

后两句“他日头似雪,还对插茱萸”则转向了对往日的回忆和对传统习俗的传承。阳光的比喻“如雪”不仅形象生动,更强调了重阳节的特殊与珍贵,尽管在其他日子阳光灿烂,但重阳节的意义却不可替代。插茱萸的习俗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也寄托了人们对长寿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而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节日和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重九共游娱”:表达了与友人共度重阳节的快乐。
    • “秋光景气殊”:强调了秋天的光景不同于其他季节,给人以新鲜感。
    • “他日头似雪”:回忆其他日子阳光的明亮,形成对比。
    • “还对插茱萸”:提到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强调对传统的尊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比作雪,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重阳节的欢愉与光景,传达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重九:象征着长寿与团聚。
  • 秋光:代表了秋天的美丽与变化。
  • 茱萸:象征着健康与长寿的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又称为哪一天?

    • A. 八月十五
    • B. 九月九
    • C. 十二月十二
  2. 诗中提到的插茱萸的习俗,主要是为了什么?

    • A. 祈求财富
    • B. 祈求长寿
    • C. 祈求爱情
  3. “秋光景气殊”中“殊”的意思是?

    • A. 相同
    • B. 不同
    • C. 美丽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重阳席上作》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写了重阳节,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对比权德舆的欢愉场景,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寄道者 寄前黄州窦使君 献淮南李仆射 下第 华清宫和杜舍人(一作张祜诗) 千秋岭下 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江亭晚望 宛陵馆冬青树(一作汉阴亭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糸字旁的字 见所不见 七慌八乱 肉称 包含脔的词语有哪些 日镜 土开头的成语 从容不迫 彐字旁的字 二桃三士 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步履艰难 繁然 以简御繁 大婶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