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9:42
倦鹤图赞
黄庭坚 〔宋代〕
伟万里之仙骥,羾九关而天翱。
亦倦飞而归止,矧人生之嗟劳。
饥食北山之薇蕨,寒缉江南之落毛。
安能作河中之桴木,宁为篱落之系匏。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伟大的仙马,能够飞越万里,穿越九道关卡在天空中翱翔。然而,即便如此,它也会感到疲倦而返回休息。与此相比,人生的劳苦更是让人感叹不已。诗人宁愿在北山吃饥饿的蕨菜,在寒冷的江南捡拾落毛,也不愿意成为河中的漂浮木头,更不愿意成为篱笆边系着的葫芦。
诗中提到的“仙骥”可能源于古代对理想和追求的象征。古人常用马来比喻志向和理想,而“倦飞”则反映了对人生疲惫的认识,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及文学家。他的诗风雄浑、豪放,常以议论抒情为主,善于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他经历了宦海沉浮,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故而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困苦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理想的追求。
《倦鹤图赞》以“仙骥”开篇,展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歌中,虽然有着向往自由的高远志向,但却也深知现实的疲惫与困苦。诗人借用“仙骥”的形象,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随着诗的推进,诗人以“饥食北山之薇蕨”“寒缉江南之落毛”来对比理想与现实,进一步表现出人生的艰辛与不易。最后一句“宁为篱落之系匏”则是诗人对自由与安稳的权衡,表达了对简单而真实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理想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现实的深刻反思,强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呼唤对简单而真实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中“仙骥”指的是什么?
诗人宁愿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诗中的“倦飞而归止”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诗中的意象与黄庭坚的“仙骥”有着相似的追求与向往,但王维更为细腻,黄庭坚则更为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