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时间: 2025-05-02 19:40:01

诗句

偶家长山下,遂与世途远。

泉声挂屋角,晓见池水满。

日出生清华,风来送余善。

大化无端倪,宁谓心有眼。

床头遗古书,岁月忽已晚。

玩之不能了,圣哲有忧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0:01

原文展示

偶家长山下,遂与世途远。
泉声挂屋角,晓见池水满。
日出生清华,风来送余善。
大化无端倪,宁谓心有眼。
床头遗古书,岁月忽已晚。
玩之不能了,圣哲有忧患。

白话文翻译

我偶然住在长山的脚下,因此与世俗的纷扰渐行渐远。
耳边传来泉水的声音,清晨时分看到池塘里水满盈盈。
太阳在清晨升起,光辉灿烂,微风吹来,送来我的好运。
世间的大道无常,谁能说得清楚,心中却似乎有着明亮的眼睛。
床头留下了古书,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已然过去。
翻阅这些书籍却无法彻底领悟,古圣先贤也曾有忧虑与困惑。

注释

  • :偶然,意为随意、不经意。
  • 长山:指的是长山,可能为地名。
  • 与世途远:与世俗的道路渐行渐远,表达隐逸的生活态度。
  • 泉声:泉水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晓见:清晨能够看到。
  • 清华:形容日出的光辉清澈明亮。
  • :好运、吉祥。
  • 大化无端倪:世间的变化难以捉摸。
  • 宁谓心有眼:难道说我的心中有明亮的眼睛吗?
  • 床头遗古书:床头留下的古书籍。
  • 岁月忽已晚: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很久。
  • 玩之不能了:翻阅这些书籍却无法彻底理解。
  • 圣哲有忧患:古代圣人和哲人也曾有过忧虑和困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翰,明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诗作见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感悟。此诗作于至正壬辰之春,反映了他卧病的状态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产生于作者生病之际,卧病在床,心中怀有对世事的思考和对古书的回忆。诗中表达了作者的隐逸情怀,以及在病痛中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和内心的思考。开篇即以“偶家长山下”引入,点出隐居的地点,渗透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悠然心境。泉水的声音和满池的清水,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给人以安慰与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日出时的清华与送来的好风,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恩。

然而,诗中又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思索,尤其是“大化无端倪”的句子,表达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通过“床头遗古书”,诗人提醒自己岁月匆匆,尽管古书蕴含智慧,但人难以完全领悟其深意,正如古代圣贤也曾面临忧虑与困惑。

整首诗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的哲思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智慧的深刻理解。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使得整首诗洋溢着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家长山下:点出诗人隐居的地点,隐含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2. 遂与世途远:强调远离尘世的心境,表现出对喧嚣生活的厌倦。
  3. 泉声挂屋角:泉水的声音如同挂在屋角的风铃,传递出自然的韵律。
  4. 晓见池水满:清晨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5. 日出生清华:日出带来的光辉与温暖,象征生命的活力。
  6. 风来送余善:微风送来美好的气息,暗示生活的美好与安宁。
  7. 大化无端倪:变化无常,人生难以预测。
  8. 宁谓心有眼:对世事的思考,心中似乎有着明亮的眼睛。
  9. 床头遗古书:古书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积淀。
  10. 岁月忽已晚:时间流逝之快,令人感慨。
  11. 玩之不能了:对古书的探究却难以明了其深意。
  12. 圣哲有忧患:古代圣人也有忧虑,体现人类共同的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声比作自然的乐曲,增添了情趣。
  • 拟人:风来“送余善”,赋予风以情感,使自然更具人性化。
  • 对仗:如“日出生清华,风来送余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思索,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类智慧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长山:象征隐逸与远离世俗的理想境地。
  • 泉声: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安慰。
  • 日出: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古书:象征智慧与时间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表达隐居的宁静?

    • A. 风
    • B. 泉声
    • C. 日出
    • D. 池水
  2. 诗中提到的“床头遗古书”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传统文化的积淀
    • C. 自然的美好
    • D. 诗人的忧虑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 A. 财富
    • B. 人生的无常
    • C. 友情
    • D.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 《归园田居》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风格上更为直接。
  • 《归园田居》:反映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主题与本诗相似,但更注重田园生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基础知识读本》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采石题谪仙楼时门人刘宪石为太平守出饯于此因步青莲韵 其二 又省闱锁宿十月三日夜月独酌 朱德裕以言念君子为韵赋诗见寄次韵答之四首 其二 旅感 秫坡黎先贤遗像 其二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送庞侍御少南出按两浙二首 其一 李沅州挽诗二首 其二 辞漕作二首 其一 清明日得家书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竿的词语有哪些 上梁不正 槁项没齿 邑字旁的字 近俗 月字旁的字 包含沾的词语有哪些 补天柱地 帷箔不修 诛服 屯亨 走字旁的字 桀骜自恃 气字旁的字 三品蒭豆 邀挟 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