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7:28
苦无住山资,千里远为客。
兄弟会面难,双亲鬓毛白。
故园书不来,愁绪日夜积。
满庭枯草根,忽复化新碧。
作者感到自己在旅途中无处落脚,千里之外身为客人。与兄弟见面变得困难,父母的白发渐增。故乡的信件不曾寄来,愁苦的情绪日日夜夜在心中堆积。庭院里的枯草根,竟然忽然又变得绿意盎然。
作者介绍:释文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旅途之中,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许多人都面临着离散与重聚的困扰,诗人用此诗表达了普遍的旅途心境。
这首诗以“旅感”为主题,展现了一种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在外为客,缺乏安稳的栖息之地,开篇即以“苦无住山资”揭示了自己的困境,这不仅指生活的艰难,也隐含了对故土的依恋。接下来,诗人提到兄弟难以相见和父母鬓毛渐白,展现出对亲情的渴望与无奈,深刻地反映了游子对家庭的牵挂。
“故园书不来,愁绪日夜积”一句,愁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显示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最后两句“满庭枯草根,忽复化新碧”则是情感的转折,庭院的枯草象征着生命的枯萎,而“新碧”的回归仿佛在暗示着希望与生机。整首诗在阴郁的情感中透出一丝希望,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变迁与情感的延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游子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亲情的思念,以及在困境中对生命希望的追寻,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里远为客”中的“客”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游子
C. 客人
D. 旅人
“双亲鬓毛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父母的思念
B. 对父母的愤怒
C. 对父母的遗憾
D. 对父母的敬爱
诗中“满庭枯草根,忽复化新碧”中的“新碧”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希望
C. 快乐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