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剡溪竹纸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3:20:46

诗句

会稽竹箭东南美,化作经黄纸叠层。

旧日土毛无用处,剡中老却一溪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46

原文展示

会稽竹箭东南美,化作经黄纸叠层。
旧日土毛无用处,剡中老却一溪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会稽地区的竹子(竹箭)在东南方的美丽,经过加工后变成了黄纸,层层叠叠。过去那些没用的土毛(指竹子的根部和毛茸茸的部分),如今在剡溪旁却成为了老藤的栖息之地。

注释

  • 会稽:古地名,在今浙江绍兴一带。
  • 竹箭:竹子制作的箭,象征着精美的工艺。
  • 经黄纸:指用竹子制成的纸,古时书写用纸。
  • 土毛:指竹子的根部和杂毛,通常认为没有用处。
  • 剡中:指剡溪,位于今浙江省,是著名的风景区。
  • 老却一溪藤:指在剡溪旁长满的老藤,寓意自然的生长与回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生卒年不详),字子亨,号东溪,宋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诗人通过描绘竹子的美丽及其转化为纸的过程,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竹子在会稽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资源的转化与再利用。诗中的“会稽竹箭”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美,更点出了竹子在地方文化中的重要性。竹子从自然生长到被加工成纸,象征着人类智慧的运用,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外,诗中提到“旧日土毛无用处”,则表达了一种对传统与过去的思考,似乎在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珍视。最后一句“剡中老却一溪藤”则以老藤作为结尾,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以竹子为线索,纵深探讨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会稽竹箭东南美:描绘竹子的美丽,强调了地域特征和竹子本身的优雅。
  2. 化作经黄纸叠层:描述竹子被加工成纸,展现了自然资源的转变与人类的创造力。
  3. 旧日土毛无用处:反思过去的竹子根部被视为无用,暗示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忽视。
  4. 剡中老却一溪藤:描绘剡溪旁的自然景象,老藤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循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竹箭”,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诗句中有一定的对仗结构,如“会稽竹箭”与“经黄纸叠层”,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竹子、纸、藤等意象交错,形成丰富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美丽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反思,启发人们更好地珍惜与利用自然资源。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着坚韧与美丽,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黄纸:代表着文化与知识的传承,竹子与纸的转化暗示着人类的智慧。
  • 老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体现了自然的持久与恒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会稽竹箭”指代什么?

    • A. 一种武器
    • B. 竹子
    • C. 一种植物
  2. “化作经黄纸叠层”中的“经”字可以理解为:

    • A. 书写的材料
    • B. 经历的过程
    • C. 一种哲学
  3. 诗中提到的“剡中”是指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安徽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 by 郑燮:同样以竹子为主题,传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 《静夜思》 by 李白:虽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曾几的《剡溪竹纸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曾几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山水的孤寂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荣绪割贶见贻二首 予既不得叶遂过洛滨醉游累日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古乐府白纻四时歌 其四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圆通玑禅师赞 题淡山岩二首 再次韵答吉老二首 与黔倅张茂宗 放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析伐 口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附骥尾 立字旁的字 钧分 镸字旁的字 鲜开头的成语 白首不渝 赌物思人 草字头的字 生死牢关 魁诡 下乔入幽 雾舒 威风凛凛 包含慢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