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归》

时间: 2025-05-04 03:48:27

诗句

冲冲行路自多岐,已踏归途尚虑非。

迄犬只知人是盗,不知人亦夜来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8:27

原文展示:

夜归
王令 〔宋代〕
冲冲行路自多岐,已踏归途尚虑非。
迄犬只知人是盗,不知人亦夜来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路上走得匆忙,岔路很多,我已经踏上归途,但心中仍然惶惶不安。直到现在,连狗都只知道人是小偷,却不知道人也是夜晚归来的。

注释:

  • 冲冲:匆忙、急促的样子。
  • :岔道,分叉的路。
  • 已踏:已经踏上、走上。
  • 归途:返回的路。
  • 虑非:担心是错误的。
  • :到现在为止。
  • :狗。
  • :知道。
  • 人是盗:指人被狗误认为是小偷。
  • 人亦夜来归:人晚上也有回来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季仲,号惭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作以自然清新著称,常有感叹与思索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夜归的场景,诗人或许经历了某种不安与误解,反映了对社会的观察与对人性复杂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令的《夜归》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夜归者的心境。诗中,行路的匆忙和归途的惶恐交织,展现出一种对社会环境的敏感与无奈。首先,“冲冲行路自多岐”一句,描绘了夜行者在路上匆忙的情态,岔道的多样性象征了人生道路的选择和不确定性。接下来的“已踏归途尚虑非”,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尽管已经走上归途,心中依然惧怕被误解或指责。

“迄犬只知人是盗”一句,利用狗的视角,揭示了社会对人的刻板印象。狗只凭嗅觉和习性判断人,反映出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和偏见。而“人亦夜来归”则是诗人的反思,强调了夜归者同样有归家之路,暗示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故事。这种对比让人深思,既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也引发了对人性深处的关怀。

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意,既有对自我的觉察,也有对社会的批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冲冲行路自多岐:匆忙行走在路上,岔道很多,暗示生活中选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2. 已踏归途尚虑非:尽管已经踏上归途,心中仍然惧怕可能的误解和错误。
  3. 迄犬只知人是盗:狗只知道根据习性判断人,反映出对人的错误认知。
  4. 不知人亦夜来归:却不知道人的归来也是有其理由,暗示人之复杂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狗的认知比作社会对人的偏见。
  • 拟人:狗被赋予了判断人的能力,表现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严谨,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夜归的情景,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孤独与误解,展现了人性深处的复杂与无奈,倡导对他人理解与包容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归:象征归属与孤独,代表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和心事。
  • :象征对他人的误解和偏见,反映社会的冷漠。
  • 岐路:象征人生的选择与迷茫,暗示人生的复杂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的意思与“冲冲”相近? A. 慢慢
    B. 匆忙
    C. 静静
    D. 笑笑

  2. “已踏归途尚虑非”中的“虑非”指的是什么? A. 担心是错的
    B. 认为是对的
    C. 不在乎
    D. 觉得没关系

  3. 诗中提到“犬只知人是盗”,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狗只会看人
    B. 狗误认为人是小偷
    C. 狗喜欢人
    D. 狗不想看人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诗人也表达了孤独的心境,但更侧重于对美酒与月光的赞美,而王令的《夜归》则是对社会误解的反思。两者都展现了夜晚的情感,却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深刻而富有内涵。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古诗词赏析》
  3. 《王令诗文研究》

相关查询

感梅忆王立之 重过鸿仪寺 夏室 至东里次前韵 挽十六叔父朝散 其二 别饰道二十弟 荥泽驿阻雪 寄江子之 和四兄 春日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包含庭的词语有哪些 孟公投辖 放荡不羁 鳥字旁的字 沈从文 寸字旁的字 河汉江淮 鞞蓝风 至字旁的字 行巾 包含脑的成语 千儿八百 页字旁的字 众喣飘山 金矢 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緑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