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8:06
滴尽思亲泪,犹残影吊形。
眼花浑作黑,颔底更能青。
少也投三赋,今焉忽一星。
此生成底事,用脚不曾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泪水已经流尽,但仍然有余影在心头萦绕。由于眼泪模糊了视线,眼前的景物也变得模糊不清,似乎一切都变得黑暗。即便是颈下的青丝,也似乎更显得苍翠。年轻时曾经投身于《三赋》的创作,如今却偶尔才见到一颗星星。在这一生中,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脚步似乎从未停歇。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文。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内心的感受。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正值他对生活的深思熟虑之时。杨万里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愈加感受到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反映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这首诗以“思亲泪”开头,直切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滴尽思亲泪”这一形象,将思念的情感具象化,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接下来的“犹残影吊形”,则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情感,余影的存在仿佛在提醒着诗人无法割舍的牵挂。
“眼花浑作黑”描绘了诗人由于悲伤而产生的视觉障碍,黑暗的象征不仅是心情的沉重,也暗示了未来的迷茫。而“颔底更能青”则用反转的方式,展现出即使在悲伤中,生活依然有其生机与希望。此时的诗人似乎意识到,尽管悲伤缠绕,但生命的美好仍在。
“少也投三赋,今焉忽一星”一句,既是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年轻时曾经投身于文艺创作,而如今似乎只剩下微弱的星光,象征着希望的渺小与难得。
最后的“此生成底事,用脚不曾停”,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探索和不懈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亲情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意义的反思。通过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滴尽思亲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眼花浑作黑”中“黑”指的是什么?
诗人年轻时投身于哪一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