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看刘寺芙蓉》

时间: 2025-07-30 15:22:28

诗句

初约山寺游,端为怪奇石。

那知云水乡,化作锦绣国。

入门迳深深,过眼秋寂寂。

隔竹小亭明,禂红漏疏碧。

山僧引幽践,绝巘恣佳陟。

三步绮为障,十步霞作壁。

烂如屏四围,搭以帔五色。

满山尽芙蓉,山僧所手植。

秋英例臞淡,此花独腴泽。

却忆补外时,朝士作祖席。

是间万株梅,冷射千崖白。

旧游不可寻,雪枝半榛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5:22:28

原文展示

看刘寺芙蓉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初约山寺游,端为怪奇石。
那知云水乡,化作锦绣国。
入门迳深深,过眼秋寂寂。
隔竹小亭明,禅红漏疏碧。
山僧引幽践,绝巘恣佳陟。
三步绮为障,十步霞作壁。
烂如屏四围,搭以帔五色。
满山尽芙蓉,山僧所手植。
秋英例臞淡,此花独腴泽。
却忆补外时,朝士作祖席。
是间万株梅,冷射千崖白。
旧游不可寻,雪枝半榛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游览刘寺时的见闻与感受。起初我只是为了欣赏那奇特的山石而来,没想到这里的云水之间竟化作了一个如锦绣般的美丽所在。走进寺庙,通道深邃,眼前秋日的景色显得格外寂静。隔着竹子的小亭子,阳光透过,映出斑驳的红色和绿色。山里的僧人引领我走入幽静的地方,尽情欣赏那绝美的山巅。三步之内绮丽的花木构成屏障,十步之遥便是霞光映照的墙壁。周围的景色如同绣屏一般,各种颜色交织。满山遍野都是芙蓉花,都是山僧亲自种植的。虽然秋天的花朵通常显得瘦弱,但这朵花却特别丰腴。我又想起往日的时光,那时文人雅士曾在这里聚会。那时这里万株梅花,白色的梅花在寒冷的山崖上闪烁。如今旧游的痕迹已难以寻觅,雪枝上只剩下半枯的灌木。

注释

  • 初约:第一次约定。
  • 怪奇石:奇特的石头。
  • 云水乡:云雾缭绕的地方。
  • 锦绣国:形容风景如画的地方。
  • 深深:形容通道的深远。
  • 秋寂寂:秋天的寂静景象。
  • 禅红:禅房的红色。
  • 漏疏碧:阳光透过竹子,形成斑驳的光影。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佳陟:美好的攀登。
  • 三步绮为障:三步之内有美丽的障碍物。
  • 十步霞作壁:十步之遥是霞光如墙。
  • 烂如屏四围:四周如同绣屏般美丽。
  • 搭以帔五色:用五种颜色的帕子搭建起来。
  • 腴泽:丰润和滋润。
  • 补外时:往日时光。
  • 朝士:文人雅士。
  • 祖席:聚会的地方。
  • 冷射:寒冷的光辉照射。
  • 旧游不可寻:往日游玩的痕迹难以寻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诗风清新隽永,擅长写景抒情。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刘寺时,其时正值秋季,他通过描绘寺庙的自然美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看刘寺芙蓉》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诗作,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诗中,杨万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刘寺的奇异地貌与丰富的花卉,展现出一幅如梦似幻的山水画。初句以“初约山寺游”引入,显得亲切自然,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境界。

诗中“隔竹小亭明,禅红漏疏碧”一句,展现出阳光透过竹叶洒落的斑驳光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这种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这一方天地,感受到自然之美的细腻与温柔。而“满山尽芙蓉,山僧所手植”则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山僧的劳作让这片土地更加生机勃勃。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追忆往昔“却忆补外时”,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尤其是与文人雅士的欢聚时光。此时,诗人既在享受眼前的美景,又在追忆旧时的点滴,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充分展现了杨万里的诗人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约山寺游:首次约定游览山寺。
  2. 端为怪奇石:特别是为了欣赏奇特的山石而来。
  3. 那知云水乡:没想到这里的云水之间。
  4. 化作锦绣国:变成如锦绣般美丽的地方。
  5. 入门迳深深:走进寺庙,通道深邃。
  6. 过眼秋寂寂:眼前的秋日景色显得格外寂静。
  7. 隔竹小亭明:隔着竹子的亭子,阳光透过。
  8. 禅红漏疏碧:形成红色与绿色的斑驳光影。
  9. 山僧引幽践:山中的僧人引导我进入幽静的地方。
  10. 绝巘恣佳陟:尽情欣赏那绝美的山巅。
  11. 三步绮为障:三步之内有美丽的障碍物。
  12. 十步霞作壁:十步之遥是霞光映照的墙壁。
  13. 烂如屏四围:四周如同绣屏般美丽。
  14. 搭以帔五色:用五种颜色的帕子搭建起来。
  15. 满山尽芙蓉:满山遍野都是芙蓉花。
  16. 山僧所手植:都是山僧亲自种植的。
  17. 秋英例臞淡:秋天的花朵通常显得瘦弱。
  18. 此花独腴泽:但这朵花却特别丰腴。
  19. 却忆补外时:我又想起往日的时光。
  20. 朝士作祖席:文人雅士曾在这里聚会。
  21. 是间万株梅:那时这里万株梅花。
  22. 冷射千崖白:白色的梅花在寒冷的山崖上闪烁。
  23. 旧游不可寻:如今旧游的痕迹已难以寻找。
  24. 雪枝半榛棘:雪枝上只剩下半枯的灌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锦绣国”,形象生动。
  • 对仗:如“禅红漏疏碧”与“秋寂寂”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排比:在描写景色时使用排比手法,使景象层次分明,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刘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当下美丽景色的赞美,又有对旧游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代表自然的生机。
  • 山石:象征坚固与永恒,代表自然的力量。
  • 竹亭:象征宁静与幽雅,代表人文的气息。
  • 梅花:象征坚贞与高洁,代表文人雅士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僧是指什么? A. 山里的猎人
    B. 山中的僧人
    C. 山中的游客
    答案: B

  2. 诗中描绘的“满山尽芙蓉”意象表达了什么? A. 秋天的凋零
    B. 生机勃勃的景象
    C. 冬季的苍凉
    答案: B

  3. “旧游不可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无奈
    答案: B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道士归天台 送吴融员外赴阙 少年行 其二 别冯使君 晚春寄张侍郎 夏日晚望 送李铏赴举 寿春进祝圣七首·搜扬草泽 闻杜宇 寄栖白大师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季布一诺 云蒸雨降 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包含饭的词语有哪些 力偶 人心不古 唾开头的成语 包字头的字 年老色衰 引经据古 己字旁的字 札费 半瓶子醋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十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啧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