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刘季澄投赠新诗,次韵为谢》

时间: 2025-04-30 14:36:45

诗句

君操笔耒启新畲,耕遍西溪万卷余。

藜杖芒鞋来得得,柳风花雨政疏疏。

是家人物孙如祖,惊代诗文我爱渠。

努力收科无早晚,不须灯下独长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6:45

原文展示

君操笔耒启新畲,
耕遍西溪万卷余。
藜杖芒鞋来得得,
柳风花雨政疏疏。
是家人物孙如祖,
惊代诗文我爱渠。
努力收科无早晚,
不须灯下独长嘘。

白话文翻译

你执笔耕耘于新田,
耕作西溪,积累了万卷书籍。
拄着藜杖,穿着草鞋,
在柳风花雨中悠然前行。
这个家里的人物如同你的祖辈,
他们的诗文令我惊叹,我对此深感喜爱。
努力学习没有早晚之分,
不必在灯下独自叹息。

注释

  • :这里指的是刘季澄,诗的赠送者。
  • 笔耒:指笔和农具,象征文化和耕作。
  • 新畲:指新开垦的田地。
  • 藜杖:用藜草做的拐杖,象征朴素的生活。
  • 芒鞋:用草编织的鞋,代表简朴的生活方式。
  • 西溪:地名,指诗人所耕作的地方。
  • :指科举,学习的意思。
  • 长嘘:叹息,表示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为主,风格清新脱俗,且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交汇点。杨万里与刘季澄的友谊和对文学的共同追求,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反思。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刘季澄投赠新诗,次韵为谢》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中,杨万里以对刘季澄的赞美为主线,展现了在新田耕耘的乐趣与对文化的追求。诗的开头两句“君操笔耒启新畲,耕遍西溪万卷余”,明确了刘季澄在文学与耕作之间的平衡,体现了诗人对其才情与勤奋的赞赏。

接下来的“藜杖芒鞋来得得,柳风花雨政疏疏”,则描绘出一种自然恬静的生活状态,仿佛置身于春风拂柳、花雨飘洒的田园之中,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诗人在此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是家人物孙如祖,惊代诗文我爱渠”,则表达了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敬仰,表明诗人对祖辈的诗文作品的深感钦佩,显示出一种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最后两句“努力收科无早晚,不须灯下独长嘘”更是点明了学习与奋斗的重要性,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不分时机,激励人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生活哲学与价值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操笔耒启新畲:你在新的田地中挥动笔杆,开始耕作,暗喻文学创作。
  2. 耕遍西溪万卷余:在西溪的田地上耕作,积累了无数的书籍,体现出勤奋与知识的积累。
  3. 藜杖芒鞋来得得:拄着藜杖,穿着草鞋,轻松自在地走来,描绘了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4. 柳风花雨政疏疏:在柳风和花雨中行走,环境宁静,心情舒畅。
  5. 是家人物孙如祖:家中人物如同祖辈一样,表明家族的文化传承。
  6. 惊代诗文我爱渠:对祖辈的诗文感到惊叹,表达了对文化的敬仰。
  7. 努力收科无早晚:努力学习没有早晚之分,鼓励勤奋。
  8. 不须灯下独长嘘:无需在灯下独自叹息,强调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笔耒”比作文学与耕作的结合,象征文化的丰收。
  • 对仗:诗句中常见对仗工整,如“藜杖芒鞋”与“柳风花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环境以情感,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知识积累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作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笔耒:象征文化与耕作,暗示文人对生活的热爱。
  • 西溪:地名,象征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 藜杖与芒鞋:象征简朴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依恋。
  • 柳风花雨: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藜杖”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朴素与自然
    C. 繁华
    答案:B

  2. 诗人对刘季澄的态度是?
    A. 轻视
    B. 赞美与敬仰
    C. 疏远
    答案:B

  3. “努力收科无早晚”这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学习的重要性
    B. 休息的必要性
    C. 早起的好处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刘季澄投赠新诗,次韵为谢》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前者侧重于勤奋与文化积累,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哲理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与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对宋代诗词作品的精选与分析。
  • 《杨万里诗文集》——对杨万里生平与作品的详细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其一 美人发 沁园春·衮绣堂前 沁园春七首 其一 沁园春 其一 哭云期用高青丘韵 沁园春 梅花道人题骷髅图澹归嗤其鄙陋为别作七首乃词异而所见亦不相远反其意作四阕正之 其一 沁园春 沁园春(寿何逢原北堂) 沁园春三首 其一 沁园春 忆春草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长片善 包含阀的词语有哪些 心不由意 庆隆 羊字旁的字 刀法 冷眼旁观 癶字旁的字 包含傻的成语 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祝诅 为天下笑 枕戈以待 帝宫 示字旁的字 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铜盘重肉 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