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6:45
君操笔耒启新畲,
耕遍西溪万卷余。
藜杖芒鞋来得得,
柳风花雨政疏疏。
是家人物孙如祖,
惊代诗文我爱渠。
努力收科无早晚,
不须灯下独长嘘。
你执笔耕耘于新田,
耕作西溪,积累了万卷书籍。
拄着藜杖,穿着草鞋,
在柳风花雨中悠然前行。
这个家里的人物如同你的祖辈,
他们的诗文令我惊叹,我对此深感喜爱。
努力学习没有早晚之分,
不必在灯下独自叹息。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为主,风格清新脱俗,且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交汇点。杨万里与刘季澄的友谊和对文学的共同追求,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反思。
杨万里的《刘季澄投赠新诗,次韵为谢》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中,杨万里以对刘季澄的赞美为主线,展现了在新田耕耘的乐趣与对文化的追求。诗的开头两句“君操笔耒启新畲,耕遍西溪万卷余”,明确了刘季澄在文学与耕作之间的平衡,体现了诗人对其才情与勤奋的赞赏。
接下来的“藜杖芒鞋来得得,柳风花雨政疏疏”,则描绘出一种自然恬静的生活状态,仿佛置身于春风拂柳、花雨飘洒的田园之中,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诗人在此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是家人物孙如祖,惊代诗文我爱渠”,则表达了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敬仰,表明诗人对祖辈的诗文作品的深感钦佩,显示出一种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最后两句“努力收科无早晚,不须灯下独长嘘”更是点明了学习与奋斗的重要性,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不分时机,激励人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生活哲学与价值观。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知识积累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藜杖”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朴素与自然
C. 繁华
答案:B
诗人对刘季澄的态度是?
A. 轻视
B. 赞美与敬仰
C. 疏远
答案:B
“努力收科无早晚”这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学习的重要性
B. 休息的必要性
C. 早起的好处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