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3:51
灵槎泛泛日边来,夭矫犹龙信异哉。
若木何年腾碧汉,扶桑疑是出蓬莱。
虽经漂泊非沟断,自是乘风作楫才。
为语道旁休诟厉,良工应识拂云裁。
灵巧的小舟在阳光下轻轻漂浮,宛如龙一样的美丽,真是奇特啊!这若木(指神话中的一种神树)究竟是什么时候腾飞到碧蓝的天空之中,扶桑(传说中的神树)似乎是从蓬莱仙境中长出来的。虽然经历了波折,船也没有断航,但这本是凭风而行,任凭风浪的才华。听说路边的人们不要随便诋毁我,真正的能工巧匠应该能识得这拂云而裁的技艺。
陈守镔,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生于明中期,影响了当时的诗坛,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颇有造诣。
《咏浮槎》创作于明代,正值该时期文化兴盛,文人对自然和人生哲学的思考愈发深入。诗中通过描写小舟的漂浮,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理想和艺术创造的追求。
《咏浮槎》以小舟为线索,勾勒出一种自由而洒脱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通过“灵槎泛泛日边来”,引入小舟的轻盈与灵活,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着,作者以“夭矫犹龙”比拟,赋予小舟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表达了对理想和美的追求。
诗中对若木和扶桑的提及,既是对古代神话的借用,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若木腾飞碧汉,扶桑出蓬莱,象征着作者希望突破世俗限制,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虽然经历漂泊,诗人强调的是“自是乘风作楫才”,表现出对命运的积极应对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最后四句中,诗人提醒他人不要妄加评论,强调真正的工匠精神在于对艺术的理解与把握。这不仅是对自己创作的辩护,也是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执着。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艺术创造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小舟的漂浮,隐喻人生旅途中的起伏与坚持,传达出要勇敢追逐梦想的信念。
选择题:诗中“灵槎”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扶桑”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人认为旁人的评论对他的创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