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浮槎》

时间: 2025-05-05 09:33:51

诗句

灵槎泛泛日边来,夭矫犹龙信异哉。

若木何年腾碧汉,扶桑疑是出蓬莱。

虽经漂泊非沟断,自是乘风作楫才。

为语道旁休诟厉,良工应识拂云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3:51

原文展示:

灵槎泛泛日边来,夭矫犹龙信异哉。
若木何年腾碧汉,扶桑疑是出蓬莱。
虽经漂泊非沟断,自是乘风作楫才。
为语道旁休诟厉,良工应识拂云裁。

白话文翻译:

灵巧的小舟在阳光下轻轻漂浮,宛如龙一样的美丽,真是奇特啊!这若木(指神话中的一种神树)究竟是什么时候腾飞到碧蓝的天空之中,扶桑(传说中的神树)似乎是从蓬莱仙境中长出来的。虽然经历了波折,船也没有断航,但这本是凭风而行,任凭风浪的才华。听说路边的人们不要随便诋毁我,真正的能工巧匠应该能识得这拂云而裁的技艺。

注释:

  • 灵槎:指一种轻巧、灵活的小舟,象征着自由和顺风而行的能力。
  • 夭矫:形容舟身修长而美丽,像龙一样的形态。
  • 若木:传说中的神木,意指崇高的理想或志向。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代表着永恒和不灭的理想。
  • 漂泊:形容舟行于水,经历艰难险阻。
  • 楫才:指船桨,象征着掌舵的能力和智慧。
  • 拂云裁:比喻技艺高超,能够在云端间自由穿梭、裁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守镔,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生于明中期,影响了当时的诗坛,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颇有造诣。

创作背景:

《咏浮槎》创作于明代,正值该时期文化兴盛,文人对自然和人生哲学的思考愈发深入。诗中通过描写小舟的漂浮,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理想和艺术创造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咏浮槎》以小舟为线索,勾勒出一种自由而洒脱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通过“灵槎泛泛日边来”,引入小舟的轻盈与灵活,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着,作者以“夭矫犹龙”比拟,赋予小舟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表达了对理想和美的追求。

诗中对若木和扶桑的提及,既是对古代神话的借用,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若木腾飞碧汉,扶桑出蓬莱,象征着作者希望突破世俗限制,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虽然经历漂泊,诗人强调的是“自是乘风作楫才”,表现出对命运的积极应对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最后四句中,诗人提醒他人不要妄加评论,强调真正的工匠精神在于对艺术的理解与把握。这不仅是对自己创作的辩护,也是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槎泛泛日边来:灵巧的小舟在阳光下轻轻漂浮,展现出一种轻盈自在的状态。
  2. 夭矫犹龙信异哉:小舟的形状修长如龙,给人一种奇特的美感。
  3. 若木何年腾碧汉:询问若木何时才能腾飞至蓝天,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
  4. 扶桑疑是出蓬莱:扶桑似乎来自于蓬莱,象征着追求不朽和理想的境界。
  5. 虽经漂泊非沟断:经历了漂泊,船并未中断航程,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6. 自是乘风作楫才:凭借风力而行,显示出智慧和能力。
  7. 为语道旁休诟厉:劝告旁人不要随意指责,显示出对他人看法的淡然。
  8. 良工应识拂云裁:真正的工匠应能理解和把握艺术的精髓,强调审美和技艺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舟比作龙,增强了舟的灵动感和神秘感。
  • 拟人:赋予小舟灵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漂泊非沟断,自是乘风作楫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艺术创造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小舟的漂浮,隐喻人生旅途中的起伏与坚持,传达出要勇敢追逐梦想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灵槎:象征自由与灵动。
  2. 夭矫:美丽与优雅的象征。
  3. 若木: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4. 扶桑:永恒与理想境界的象征。
  5. 漂泊:人生的波折与挑战。
  6. 楫才:智慧与能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灵槎”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神秘的鱼
    • B. 一种小舟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山脉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扶桑”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诗人认为旁人的评论对他的创作有帮助。

    • A. 对
    • B. 错

答案:

  1. B
  2. 理想与不灭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与理想的结合。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苦闷。

诗词对比:

  • 陈守镔《咏浮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但前者更倾向于理想的追求,后者则更强调人生的豪情与痛快。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守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北高峰石松 秋日遣兴 秋思 初夏有感 暑窗书怀 闻变 初至常州登太平塔 游寒岩钓矶 盱眙旅客 如归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深恶痛嫉 酉字旁的字 洋场 亅字旁的字 霜仗 风流潇洒 靣字旁的字 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功一美二 四字头的字 没上没下 拉钩 简笔字 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须奰 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说古谈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