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漫记 其四》

时间: 2025-05-02 09:43:48

诗句

自闻天使过台时,番社遥临岂所期。

内视土官能汉语,剧怜耄孺尽欢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3:48

漫记 其四

作者: 黄叔璥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自闻天使过台时,番社遥临岂所期。
内视土官能汉语,剧怜耄孺尽欢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听说天使在台上经过,远方的异族社群(番社)怎会意外的来到这里。
我向内观察,土著官员能说汉语,满头白发的老者和小孩在欢快地玩耍。

注释:

  • 天使: 这里指的是天上的使者,可能象征着外来的异族或文化。
  • 番社: 外族社群,通常指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 土官: 指当地的土著官员。
  • 汉语: 汉民族的语言,代表了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 耄孺: 年老的和年幼的,反映了生命的两个极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叔璥,清代诗人,江苏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中西文化交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外来文化的观察,表达了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理解与融合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外来文化和民族交流的思考。开头提到“天使”,给人以神秘、超然的感觉,暗示着异族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随后的“番社遥临”则表现了诗人对外来文化的期待和渴望。接着,诗人通过“内视土官能汉语”的描写,展现了文化的交融与沟通,体现了汉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吸纳。最后一句“剧怜耄孺尽欢嬉”不仅表现了不同年龄段人们的欢乐,也象征着新旧文化的交替与共存。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既有对当下社会的观察,又有对未来文化交流的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闻天使过台时: 诗人听说天上的使者经过,暗示着外来文化或思想的来临。
  • 番社遥临岂所期: 外族社群的遥远到来,似乎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反映了对文化碰撞的期待。
  • 内视土官能汉语: 地方官员能够讲汉语,显示出文化的融合与互通。
  • 剧怜耄孺尽欢嬉: 形象地描绘了老者与孩子们的欢乐场景,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共生。

修辞手法:

  • 隐喻: “天使”用以象征外来文化或思想。
  • 对比: 老人与孩子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 排比: 通过“耄孺”形成对称,显示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外来文化的描写,表达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理解与欣赏,体现了诗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使: 象征着纯洁与高尚的思想或文化。
  • 番社: 代表着外来文化的力量与影响。
  • 土官: 形象地体现了地方性文化的坚持与发展。
  • 耄孺: 传达了生命的轮回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番社遥临”中的“番社”指什么? a) 外族社群
    b) 本土文化
    c) 天使
    答案: a) 外族社群

  2. 诗中提到的“土官”指的是谁? a) 外国人
    b) 土著官员
    c) 农民
    答案: b) 土著官员

  3. 这首诗传达了怎样的文化态度? a) 排斥外来文化
    b) 包容与融合
    c) 无视外来文化
    答案: b) 包容与融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黄叔璥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前者更注重对文化交流的思考,而后者则是对国家动荡的哀叹。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黄叔璥的诗歌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杜甫则更多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化与诗歌》
  • 《黄叔璥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琴溪 和石扬休海棠 海棠 临没赋诗 咏通山诸峰 怀孙大振公云间 九江 同黄子正出居庸作 春日田园杂兴 春日田园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虔志诚 二开头的成语 走结尾的成语 管见所及 一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轻才好施 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宰尹 天戈 鱼字旁的字 搬配 传檄可定 游戏三昧 韫椟待价 隹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叶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