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水沙连社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3:49:50

诗句

土乘水上作浮田,竹木交加草蔓延。

最是此间勤稼穑,能同输赋足丰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9:50

原文展示:

土乘水上作浮田,竹木交加草蔓延。最是此间勤稼穑,能同输赋足丰年。

白话文翻译:

在水上耕作的田地,像是浮在水面上一样,竹子和树木交错生长,草丛蔓延。这里的人们最为勤劳耕作,能同样交纳赋税,过上丰收的好年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土乘水上作浮田:这里指的是在水田上耕作,形容田地的特殊地理位置。
  • 竹木交加草蔓延:竹子、树木与杂草交错生长,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勤稼穑:勤劳地耕种和收割。
  • 输赋:交纳赋税的意思。

典故解析:

  • 此诗提到的水田耕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部分,水稻是中国南方主要的农作物,反映了农民的辛勤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叔璥,清代诗人,号竹山,生于1730年,卒于1780年。他以工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乡土情怀,语言清新,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南方水乡的农业生产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田的耕作方式成为农民生计的重要部分,诗人通过描绘水田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赞美与诗人对春天丰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诗中通过描绘水田的景象,展现了农村的生机和丰收的希望。首句“土乘水上作浮田”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水田的独特景观,既体现了自然的奇妙,又突显了农民的智慧。接下来的“竹木交加草蔓延”,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景象,显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最是此间勤稼穑,能同输赋足丰年”,不仅强调了农民的勤劳,也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土乘水上作浮田:描绘水田的特征,表现出水田的耕作方式。
  • 竹木交加草蔓延:环境描写,展现自然的丰饶与生机。
  • 最是此间勤稼穑:强调农民的辛勤劳动。
  • 能同输赋足丰年:表达对丰收和生活富裕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水田被比喻为“浮田”,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田的生机与丰收,传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反映了劳动的价值和丰收的喜悦,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的尊重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田: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竹木:象征着自然的繁荣与生机。
  • 草蔓延:代表着自然的生命力和生长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 A. 干田
    • B. 水田
    • C. 山田
  2. 诗人对农民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赞美
    • C. 忽视
  3. 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包括:

    • A. 沙漠
    • B. 水田、竹木、草
    • C. 高山

答案:

  1. B. 水田
  2. B. 赞美
  3. B. 水田、竹木、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咏水沙连社 其二》更侧重于描绘农村生活的细腻与真实,而《登鹳雀楼》则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胸怀壮志的情怀。两者都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黄叔璥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为对《咏水沙连社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渊明二首 蓦山溪·艰难时世 纸帐 点绛唇·眉黛低颦 游峨眉十一首 和李工部月夜 到垫江先作诗寄郝令君蒙老 张明远自持其所居萃胜亭记来求诗为赋三篇 广安朱义从为渝上霜台之客母夫人年八十余极 至日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抱佛脚 竹字头的字 解褐 实实在在 挑雪填井 藩捍 日短夜修 披露肝胆 楚巫娥 鼓字旁的字 大方无隅 琴开头的成语 所亲 走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