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7:23
明时远逐事何如,
遇赦移官罪未除。
北望讵令随塞雁,
南迁才免葬江鱼。
将经贵郡烦留客,
先惠高文谢起予。
暂欲系船韶石下,
上宾虞舜整冠裾。
在明亮的时光中,远离了过往的事,未来如何呢?虽然得到了宽恕,调任了官职,但罪责仍未解除。向北望去,难道能随同那塞外的大雁?南迁之后,才免于在江中被鱼葬的命运。我将要经过这个贵郡,却麻烦留宿于此,先感谢你高雅的诗篇,给予我鼓励。暂时想在韶石下系船,上宾虞舜也整好他的冠裾,准备迎接我。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以诗、文、赋闻名,尤其以古文名篇著称。他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文学应当表达思想与情感。
本诗写于韩愈被贬谪期间,因缘调任袁州,心中感慨万千,特地写诗以回应张韶州的贺诗,表达自己的处境与感慨。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诗歌的韵律,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诗的开头通过“明时远逐事何如”引出了作者对未来的深思与无奈,表达了他在新官任职前的复杂心情。接着“遇赦移官罪未除”展现了韩愈虽然得到了宽恕,但内心对过往的阴影仍然难以摆脱,体现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
“北望讵令随塞雁,南迁才免葬江鱼”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北方的雁群象征着离别与迁移的无奈,而“江鱼”则暗示了作者曾经的不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他对现状的无奈与感慨。
“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则是对张韶州的感谢,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诗人之间的情谊。最后“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引入了历史典故,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的波动中显得丰富而细腻,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韩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个性。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情感,反映出作者对历史、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友谊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基调在无奈与期待中交织,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韩愈所写的《从潮州量移袁州》是哪一时期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塞雁”主要象征什么?
“暂欲系船韶石下”中“韶石”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