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武关西逢配流吐番(谪潮州时途中作)》

时间: 2025-07-27 00:04:14

诗句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0:04:14

原文展示

嗟尔戎人莫惨然,
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
直去长安路八千。

白话文翻译

唉,你们这些戎族人不要如此悲惨,
湖南地区靠近保生,平安完整。
我如今罪孽深重,没有回归的希望,
只好一路向长安走去,路途八千里。

注释

  • 戎人:指的是游牧民族或少数民族,历史上常与中原汉族有冲突。
  • 惨然:悲惨,悲伤的样子。
  • 湖南:地名,指的是现在的湖南省,历史上有保生的说法。
  • 保生全:指的是平安无事,保全生命。
  • 罪重:指自己犯下的罪行严重。
  • 无归望:没有回家的希望。
  • 长安:古都,是唐朝的首都,象征着繁华与归属。
  • 路八千:形容路途遥远,八千里指的是去长安的漫长旅程。

典故解析

  • 保生:在古代文学中常常提到的地方,象征着安全与安宁。
  • 长安: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诗中提及意味着对归属与故乡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主张恢复古人的文风,反对骈文,作品多以诗、文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韩愈被贬至潮州途中,表达了他对身世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提到的“戎人”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边疆的紧张局势,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开篇以感叹的语气,直接对戎族人发出劝诫,显示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关切。诗中透出一种浓厚的忧伤与无奈,尤其是“我今罪重无归望”一联,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望。虽然他对与戎族人同在的现实感到无奈,但同时又流露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安全的渴望。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强烈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悲凉的画面。诗人以长安象征理想的归宿,表明他对故乡的思恋和对未来的期盼,尽管路途遥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嗟尔戎人莫惨然:开篇以呼语称呼戎族人,表达对他们遭遇的同情。
  • 湖南地近保生全:转而提到湖南的安全,暗示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 我今罪重无归望:自述身份的悲哀,表明自己因犯错而失去归乡的机会。
  • 直去长安路八千:最后一句表达出前往长安的坚定决心,尽管路途艰难。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如“无归望”和“路八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感叹:诗开头使用“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感慨。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戎人的描写,反映出社会动荡的背景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戎人:象征着外部的威胁与冲突。
  • 湖南:代表着安全与希望的地方。
  • 长安:象征着理想的归宿和繁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愈在诗中称呼的“戎人”指的是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游牧民族
    • C. 南方居民
    • D. 边疆军队
  2.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归属与繁华
    • C. 贫困
    • D. 遥远的地方
  3. 韩愈因何原因被贬至潮州?

    • A. 参与叛乱
    • B. 政治斗争
    • C. 文化活动
    • D. 自愿辞职

答案

  1. B. 游牧民族
  2. B. 归属与繁华
  3. B. 政治斗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韩愈的《武关西逢配流吐番》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社会动荡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思念,但韩愈更侧重于个人的命运,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国家的悲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见道边死人(一作刘元济诗。《统签》并入允济诗内) 扬州赠运使卢丈 乞假东归留别同人 窦元调前辈以张元礼撰游盘山诗属和 穆德凯容乐 高德宣烈乐 侍皇太子释奠宴诗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 齐白纻辞 后园饯从兄豫章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侪等 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养虎留患 一尺水,百丈波 鬼字旁的字 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迂谈阔论 斗量车载 上善若水 暴亡 踏春 摅肝沥胆 县针篆 亠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