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5:34
相公罢论道,聿至活东人。
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尘。
遂令河南治,今古无俦伦。
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
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
相公谓御史,劳子去自巡。
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
哀鸿鸣清耳,宿雾褰高旻。
遗我行旅诗,轩轩有风神。
譬如黄金盘,照耀荆璞真。
我来亦已幸,事贤友其仁。
持竿洛水侧,孤坐屡穷辰。
多才自劳苦,无用只因循。
辞免期匪远,行行及山春。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他在旅途中的感受。开头提到相公(指裴公)停止了讲道,准备前往东边;接着提到御史在朝廷上讨论政事,官场上充满了尘埃。随后提到河南的治理成果,古今无人可比。作者感叹四海富庶,但道路狭窄,马车难行。府西三百里,候馆像鱼鳞一样分布。相公对御史说,辛苦你去巡查。此时正值秋天,山水的景色格外鲜明,耳边传来哀鸿的鸣叫,宿雾掀起高空的云雾。作者收到的旅途诗,仿佛有风神的陪伴。将这景象比作黄金的盘子,照耀着荆璞的美好。我能来到此地实属幸运,交友于贤良仁义之人。手持钓竿坐在洛水旁,常常独自思考天命。才华横溢却因循守旧,辞去官职的期限不远,行走在春天的山间。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被誉为“古文运动”的代表之一。其作品以诗、文、论著称,强调古文的修辞与思想深度。
此诗作于韩愈与朋友裴十六相交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旅途中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个人的孤独感,表现出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景色和与友人讨论的情景,表现了韩愈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个人感受。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审美情趣。开头几句通过友人的行动引入主题,接着以河南治理的成就为背景,进一步引出作者对四海富庶与道路狭隘的感慨,体现出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对个人处境的无奈。
诗中秋天的景色与哀鸿的鸣叫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愈发显得深沉。尤其是“遗我行旅诗,轩轩有风神”一句,既表现了自然的美好,又暗示了诗人在这孤独的旅程中与友人之间的心灵共鸣。最后几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才华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他复杂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致敬,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相公”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哀鸿”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金盘”象征什么?